《峨眉山月歌》教学札记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探究问题:
1“半轮秋”书中注释为“半圆形的秋月”,是高挂天空的半边月亮呢,还是刚爬上山巅的一轮满月呢?半边的月亮让人想到与诗人惺惺相惜的意味。半轮满月,富于动感,更皎洁明朗,让人渴盼团圆,充满了对故土的依恋。
2“影入平羌江水流”,是江水独自流呢,还是月光与江水一起流?明朗的月光在清澈的江面上荡漾,诗人坐在船上,看到明月随这江水一起缓缓东流。这是清明幽美的意境。
3“夜发清溪向三峡”,为什么要“夜发”?白天不行吗?诗人沿江而下,至此已夜。可见日夜兼程出川的急迫心情。
4“思君不见下渝州”,“君”多数学者认为是那轮“峨眉山月”,也即故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是想到渝州去与“君”会面吗?体会作者下渝州当时的心情。既有对故土的不舍,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去实现理想抱负的决心。
,《峨眉山月歌》教学札记
tag: 教学 峨眉山月歌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