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戚老师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感
张晓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生是阅读和体验的主体”,古诗教学如何抵达心灵,焕发诗情呢?上面
的案例辟出了一条通幽的曲径。
初读之后,教学没有长驱直入,课堂峰回路转。“哪些同学见识过或了解荷?”教师看似漫不经
心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电视、图画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荷的信息
纷至沓来,交汇、共享,凑成鲜活、丰满的荷的感性世界。无形之中,学生握住了一把钥匙,杨万里
的荷花天地已悄然洞开。回味叶老的《荷花》、欣赏插图,这是教师架设的第二阶梯,既是表象素材
的继续储备,又是感性形象凝结为语言的范例。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与支撑基本形成。
,听戚老师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感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