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就得亮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观点不论多多少少,只要谈得有条理,够透彻。纵览全文,作者围绕“谈礼貌”,呈现六句观点(让学生画出):
旁征博引
1、借古训: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2、借俗语: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
顺水推舟
(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
3、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5、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6、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以上顺水推舟的2、4、5观点分散在例举的三个事例中,是作者显而易见的次要观点,那么中心观点也就是主旨,是1、3、6中的哪句?虽然这三句都位于举足轻重的首段与末段,究竟是总起时开门见山,还是总结才揭示主旨?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是举棋不定。暂且搁置不管,带着包袱继续前行,带着问题学习三个事例。直到学完,学生茅塞顿开,事例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主旨不言而喻: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说理性的文章最讲究逻辑性,经过这样的思维过程,我想学生的条理性和区分主次的能力应当小有提高吧。
,《谈礼貌》随笔一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