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后记二
(原创)
陈冬云 发表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牛郎织女》,牛郎和织女的真正故事从哪里开始?
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从树林开始。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概括写了牛郎和织女相识相知的过程?
生:第6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第6自然段朗读一遍。
师:牛郎和织女为什么会在树林里相识?
生:是老牛让牛郎去树林与织女相识的。
师: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的身份是什么?牛郎有什么遭遇?
生: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
生:牛郎是个孤儿,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
师:织女从哪里知道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
生:从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知道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
师:织女决心留在人间,其他仙女呢?
生:她们对牛郎织女说了许多祝福的话,便洒泪告别,飞回天宫去了。
师:织女做牛郎的妻子,便和牛郎来到了哪里?
生:织女跟牛郎一起来到了牛棚。
师:请大家对照第6自然段,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可以改变原文的顺序。
……
[反思]这是我为复述课文而设计的教学片段。开头直奔课文第6自然段,以概括性的文字,引出牛郎织女的遭遇和身世,引出牛郎、织女相识的起因,然后又联系故事结局,完成故事复述,改变了就课文顺序复述课文的常规做法,会给学生复述的思路带来新意。同时,以牛郎、织女相识作为开头也突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会引人入胜,产生更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复述作这样的思维训练,带有一点创新的意识。我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设计时惟有不断创新,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之
http://www.mlxx.cn/blog/user1/149/archives/2006/8984.html
,《牛郎织女》教后记二
tag: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