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我上《大自然的文字》,
我课堂上的拓展过程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我提供自然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介绍并解释这种自然现象。我选取的材料又有一个由易到难的梯度,第一幅是瓦蓝瓦蓝的天空上面飘着几朵白云,这种现象就告诉我们天气很晴朗。这一种现象比较容易介绍也容易破解,目的是让学生热热身。第二幅内容就要复杂多了,只有真正能做到仔细观察,产生联想,认真思考,才能破解这种自然现象。画面上的内容是:远处的山坡已被沙漠覆盖,近处还有一片草地,上面有羊群正在吃草,天空灰蒙蒙的,大概是沙土飞扬造成的。这种自然现象表明,过度的放牧造成了大片土地沙化。我之所以选择这种自然现象是因为解读它有一定难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承担着人文精神的传承的重要任务。我希望那触目惊心的画面能够强化我们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的意识。
第二步,由学生自由畅谈他自己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奥秘。课前预习作业中有一份“我爱大自然”观察报告,这份报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通过书本去探寻,或者向他人请教等多种方法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生活中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探寻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的交流是空前热烈的,我想这时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火花的课堂,在这种气氛和情境下,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一定是无比强烈的。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自主的、合作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体验,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一页 [1] [2]
,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我上《大自然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