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学简析
姥姥的剪纸
(导入新课时,可以投影或实物展示一些民间的剪纸作品,让学生领会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直接导入新课,简洁明快。
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出示开放性的填空问题:姥姥的剪纸
。检查学生的初读效果,训练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
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后,可以从题目入手,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小诗,让学生更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姥姥的剪纸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
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
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
竟变得那样神奇
剪狗像狗
剪鸡像鸡
剪个八仙能过海
剪个龙王能下雨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
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姥姥剪出了满屯子的喜气
姥姥剪出了满屯子的笑语
姥姥的剪纸是一根长长的丝线
“喜鹊登枝”拴住了我的童年
“牛驮小兔”拴住了我的记忆
我不管走多久,走多远
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温暖而又美丽
为体现整体把握,不陷入繁琐的分析课文可以分成几个画面来处理一是通过乡亲夸奖,侧面描写奶奶高超的剪纸技艺;二是奶奶被我捂住眼睛剪“喜鹊登枝”;三是剪“牛驮小兔”;四是我对姥姥和家乡的思念。)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在检查自读情况时,要让学生把“舍”这个字读准。“托”字用的好,大小对比,好像一位健壮的父亲双手托着自己的儿子,生动有美感,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这一段很短,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文章可做。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一段的,学生可能说是自豪的,可能说是开心的,可能说是幸福的,可能说是温馨的,可能说是赞叹的,就让学生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读一读。在描写方法上,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很有镜头由大平原到小屯再到各家各户窗子步步缩进的感觉。)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在字词训练上,要读准“择菜”的“择”,要认识“薅草”的“薅”,要处理“啧啧赞叹”这个词,孩子们以后写作中会用到。在领会课文时,还要处理“广结善缘,有求必应”,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写作方法上,这段是侧面描写,通过乡亲们的赞叹体现姥姥的高超技艺,是值得学习和领会的一种写作方法。通过最后一句话,也可以看出姥姥不仅慈祥,心灵手巧,还是一个勤劳的人,这一点点到即可,不做分析,也可以略去,老师领会就行。在指导朗读方面,可以指导读乡亲们啧啧赞叹的话,读出赞叹的语气,同时可以模仿该句式,用自己的话夸一夸姥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在字词训练上,要处理“悦耳至极”“刁难”“岂知”“耍赖”“挑剔”“熟能生巧”,课后训练上,“刁难”“耍赖”“挑剔”要求学生查词典,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一定要把这项训练做到位。在抓重点句上,“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是重点句,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该句下面一段即是对该句的解释,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模仿该段的句式,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既是表达训练,也是对课后训练的落实。指导朗读上,要注意读出我的调皮和奶奶的和蔼慈祥,把握住语气。末句是比喻句,形象地表达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这部分是直接描写姥姥的剪纸技艺,也体现姥姥和我之间浓浓的感情。)
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她从旧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我不解地问:“牛干啥驮着兔子?”
姥姥笑了:“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我嚷着还要。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姥姥问:“看明白了吗?”
我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是说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字词方面,要注意“驮”字的书写,不要多“点”,“ 敦厚”要让学生读准。该段要抓住两个字让学生体会,一个是“拴”字,一个是“缠”字,“拴”得住,才会“缠”得牢。“拴”是被动,“缠”是主动。此段要重点指导好朗读,读出姥姥的亲切,和蔼,慈祥,读出老牛舐犊的深情;读出我的顽皮,机灵,可爱,读出小鸟依林的温馨。主要的方法就是读好人物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带着表情,动作,带着对人物情感的领会来读。此外,作者借“牛驮小兔”来表达姥姥和我深厚的感情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下。)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要注意“爽”字的笔顺写法,可随机加以指导。该段情深意远,表达了对姥姥及家乡的思念和眷恋。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小学,中学,大学,拴住了我的一生。本段无需多做分析,指导学生朗读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悟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作者着力描写的一幅剪纸,可以试着让学生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或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这幅剪纸的理解。以此考察学生对文章内涵的领悟程度。)
,2017年秋学期《姥姥的剪纸》教学简析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