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九
执教:扬中市实验小学 陆智华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 )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