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第二教时)
| By: 司马炳俊 ]
一、揭题、复习:
1、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对照大屏幕自己批改。
(1)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4)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
二、走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1、出示文中插图,用上刚才听写的词语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指名说故事,点评。
3、出示书中的故事原文,齐读。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
三、走近吴王。
1、课文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2、吴王恍然大悟了什么?说话训练: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
有道理了! 。”结合第一自然段思考。
3、我们来看看面对大巨们的劝告吴王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你们读出了什么?
4、学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四、走进少年。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集中交流:
⑴“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引导体会少年的勇敢、关心国家安危)
⑵“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
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引导体会少年的决心之大、不怕吃苦、起得早)
⑶劝说很有智谋、方法很巧妙。(结合对话体会)
3、从少年七劝吴王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足智多谋、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胆识过
人、机智勇敢)
4、合作表演。
下面我想请三位同学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
五、总结。
六、作业。
1、讲一讲,把《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写一写。吴王听了少年一番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该如何向大
臣们解释自己的决定呢?假如你是吴王,你会怎么说。试着写一写。
,《螳螂捕蝉》(第二教时)
tag: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