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板书:恍然大悟 )
如{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板书:(打消念头)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怎么会由于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呢?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当时的历史。出示《春秋列国图》。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假如你是吴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打消念头)
4、这些道理,是少年直接告诉吴王的吗?(不是,是吴王自己听了故事后自己悟到的。)少年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实际也是在劝,不过,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少年的巧劝,“巧”在哪里?请读读课文,3—11小节。)相机指导朗读。先小组分角色自读:1人提示语,1人读吴王的话,1人少年的话,1人当评委;然后当众读,集体评议;最后再当众分角色读。
(三)
合作体悟
过渡:
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
1、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相互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合作表演。)
友情提醒: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
2、分小组准备后组织交流、评议。
在别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你是评委,请你仔细听,认真看,用心体会,他们哪些地方读(或演)得不错,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改进?为什么?
三、拓展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四、作业(2、3两题自选)
1、将《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表演给低年级同学看。
2、把学了这篇课文后,最想说的感受写在小作本上。
tag: 教学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