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233  栏目:语文教研
标签:语文教研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晋代以来便有学者对《史记》《汉书》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行比较批评和研究,因两书著述宗旨和行文风格之差异,历史上曾出现尊史抑汉和尊汉抑史两种观点,但多由全书或纪传各类下手,立论概括,少有以单篇对校者。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综合近代以前各家《史记》注说,结合《史记》、《汉书》传文考证谬误,为现代人研究《史记》及史汉比较研究必备书。徐复观《〈史〉〈汉〉比较之一例》 对史汉纪传书志及文字作细致比较,其中亦涉及两书项羽传文字的对比,然多概言之。朴宰雨著《〈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论述史汉比较之历史与现状,对史汉纪传体例、传文对比及写作方法、文势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传文对比方面不及徐文细致,但在比较方法上提出独到见解。近有刘德汉《史记汉书李广传之比较研究》 与阿其图《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对校刍议》 ,以文本对校方法细读传文,考辨优劣,然尚未有以《史》《汉》项羽传详细比较者。除行文风格等不同之外,两传传文尚有谬误,本文在比较时亦一并指出。

  

  一、传文要旨

  

  《史记•项羽本纪》将项羽以秦汉之际实际统治者的身份列入本纪类,且列于《高祖本纪》之前,为《史记》卷七本纪第七。全文以项羽称霸天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事件为分水岭,记述其由弱而强,极盛而衰的一生,即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鸿门宴一段,《史记》描写生动,记叙犹详。司马迁以项羽勇武善战、三年霸有天下却因目光短浅而致身败名裂,于行文中多致惋惜之意,感情充沛洋溢。《史记》传文在记史的同时多用散笔,穿插故事,错综印衬,文学性较强,具有历史散文的特点。《汉书》以陈胜项羽二人秦末之际曾先后号令天下故,将二人合传,名为《汉书•陈胜项籍传》,为《汉书》卷三一列传第一。班固从尊汉思想出发,仅以残暴戾狠、逆时代而行之贼人记项羽,且以其名“籍”为题。《汉书》传文注重史实,行文严谨,按历史顺序安排文章,不露情感,较《史记•项羽本纪》条理更为清晰。

  

  二、传文比较

  

  《汉书》项籍传袭用《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为项羽专著一本纪,而《汉书》将陈胜与项羽合传,传赞部分亦将《史记》陈涉世家赞与项羽本纪赞合并。《汉书》项籍传大幅删减《史记•项羽本纪》中字句,以互见法移置段落至《汉书》他传中,并调整后半部分传文顺序,使《汉书》项籍传字数缩减为《史记•项羽本纪》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占《汉书•陈胜项籍传》字数的三分之二。 关于《汉书》传文中的删补移置,兹分述例证如下:

  (一)、大段变动方面 ,《史记》第1-9、11-15、20、25、40-42、45段与《汉书》各对应段落内容大致相同,仅字句略有删改 。《史记》剩余的二十五段分增补、删改、移置三项述之:

1、     增补部分

2、  

  ⑴、《汉书》将《史记》第7段:“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三十二字增改为:“初,章邯既杀齐王田儋于临菑,田假复自立为齐王。儋弟荣走保东阿,章邯追围之。梁引兵救东阿,大破秦军东阿”共五十一字。对于齐田氏世系的更替,《史记》在卷九十四《田儋列传》中有说明,故此处略写。且《史记》云:“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汉书》为“儋弟荣走保东阿,章邯追围之”,事实上田荣是被章邯追击 ,《史记》的记述易引发读者误解。《汉书》云“梁引兵救东阿”,《史记》所谓“司马龙且军”,应是项梁的裨将,《汉书》略去以突出主将项梁。

  ⑵、《史记》第15段首句:“到新安”,《汉书》补为:“汉元年,羽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行略地至河南,遂西到新安”二十六字,补明项羽到新安的时间和路线。

  2、删改部分

  ⑴、《史记》第3段:“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汉书》将此一百五十五字改易为:“九月,会稽假守 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守叹曰:‘闻夫子楚将世家,唯足下耳!’梁曰:‘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梁乃诫籍持剑居外侍。梁复入,与守语曰:‘请召籍,使受令召桓楚。’籍入,梁眴籍曰:‘可行矣!’籍遂拔剑击斩守。”共一百五十四字。项梁杀会稽守起义事,史汉记述不同,前人多有讨论,未有定论。 “吾闻先即制人,後则为人所制”,《汉书》改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后文宋义语“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汉书》改作:“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将散文化、口语化的语句改为整洁对称的语句。

  ⑵、《史记》第10段末,“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汉书》删去“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十一字。

  ⑶、《史记》第16-19段记述鸿门宴全过程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鸿门宴为项羽霸业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亦为《项羽本纪》中描写最为精彩之处。《汉书》将其缩减为一段文字,以“语在《高纪》”收尾,共一百九十字。在《史记》、《汉书》刘项四篇传记中,《史记•项羽本纪》记述鸿门宴最为详尽。《汉书•陈胜项籍传》将其移入高帝纪中,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略写。为降低项羽声势,《汉书》在将此段材料简单节入《高帝纪》及《樊哙传》中时,将“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座次一段共四十六字完全删掉。 《汉书》不仅略去《史记》中记载刘邦弱势的记述,还删去《史记》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削弱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行文的紧张感。

  ⑷、《史记》第20段“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九十四字,《汉书》作韩生语,概所据材料不同。

  ⑸、《史记》第21段项羽分封诸侯事七百三十七字,《汉书》项籍传删改后为六百八十九字。《汉书》增补《史记》:“项王使人致命怀王”八字为“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既背约,使人致命于怀王”二十九字,《史记》将其设为鸿门宴上刘邦之语,故《汉书》此处补写当时背景。《史记》记载分封诸侯在前,徙怀王在后;《汉书》为徙怀王在前,分封诸侯在后。《史记》:“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鄱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中,《汉书》去掉了其中有连接关系的“故”共八字。 “故”表因果关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传文有语意回环、耐人回味之感,是《史记》散文性的表现。《汉书》删去“故”字,强调史实客观性,亦使传文失去原有韵味,行文略显生硬。各诸侯王的都城,《汉书》移入《异姓诸侯王表》中。“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句,《汉书》删去,后文“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汉书》亦删去,可知《汉书•项籍传》删去《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韩王的记载。

  ⑹、《史记》第22-24段“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六百九十五字,《汉书》将其并为一段共五百零九字,且叙述顺序有所颠倒,导致《史记》传文中事件发生时间记叙有误。《史记》传文顺序为:汉元年四月,项王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义帝江中。以下“韩王成无军功,项王不使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侯,已又杀之。臧荼之国,因逐韩广之辽东,广弗听,荼击杀广无终,并王其地。”五十九字《汉书》略去。田荣并王三齐,陈馀迎故赵王歇反赵,汉还定三秦,项羽征兵九江王布攻齐,以上《史记》均作汉元年事。汉二年,羽至城阳。《汉书》将顺序改作:汉元年,田荣并王三齐,汉还定三秦,《汉书》略去齐梁 反书内容“齐欲与赵并灭楚”七字,项羽征兵九江王布攻齐。汉二年,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陈馀迎故赵王歇反赵,《汉书》增“张耳走归汉”五字,羽至城阳。“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汉书》作“齐、梁叛之”,《史记会注考证》:“齐叛,指田荣击杀田都田市田安并王三齐也。赵叛,指陈馀破常山王,迎还赵歇也。《汉书》项羽传书赵叛于汉二年,改齐赵作齐梁。其言梁叛,指彭越反梁也,与此不同。” 据《秦楚之际月表》:“十月,歇复王赵。”《史记•高祖本纪》:“(汉二年),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汉书•高帝纪》:“二年冬十月……耳败走降汉,汉王厚遇之。陈馀迎代王歇还赵,歇立馀为代王。”《汉书》项籍传是。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