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
溧阳市清安小学 潘红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
愤著书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读题),请你介绍一下《史记》这部书。
2、这么一部倍受世人瞩目的书是如何写成的?书上是这么介绍的:
(出示中心句):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 指名读,齐读。
2、 你有什么疑问吗?
过渡:为什么说是用生命写成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再次走进司马迁的世界,一起去目睹他用生命书写《史记》的传奇。
二、自读感悟
轻声读课文,书中哪些地方可体现《史记》这部书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划出有关语句,读读,想想,写写。
1、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把你划出的词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
下。
三、全班交流: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受到司马迁是在用生命书写《史记》呢?
(一)、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1、指名读后说感受。
2、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指名读有关语句。“酷刑”你是怎么理解的?读到这一词语时,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再次齐读。
3、残酷的刑罚带给司马迁的仅仅是身体的痛苦吗?补充介绍“李陵事件”和“宫刑”后,配乐描述:处过宫刑后,浑身血肉模糊的司马迁被扔在囚室的一堆干草上,离开他头不远处有一只火炉,炉火把暖气一点点的送到他的头上、身上,渐渐地,他苏醒了过来,他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到了浑身钻心的疼痛,可他不愿意睁开眼来,他不愿意看到这里的墙壁、这里的门窗,这里的一切!他更不愿意看到自己——一个刚刚被处了最可怕而又最可耻的刑罚的自己。同学们,你们能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吗?当时,他会怎么想?
4、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好。谁来读?(指名读)
小结:是啊,“士可杀,不可辱。”死亡对于司马迁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怕
tag: 史记 司马迁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