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490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2、讨论:为什么说“浅浅的海峡”,而不说“深深的海峡”呢?
教师明确:“浅浅”言之所隔之海并不宽阔,本应密切往来,但现实情况是相互隔绝,这种阻隔不是海峡而是人为的原因,那么诗人渴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诗篇鸣奏的实质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强音,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诵。如2003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纽约会见华侨时就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可见两岸的沟通、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三)、赏析这首的形式。(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加以点拨,不作重点讲)
诗歌是非常注重形式的,这首诗形式完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引导归纳)
1、结构美。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匀称,每节诗人又注重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音乐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泣如诉,加强了诗的音韵之美。
五、拓展练习: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家门,你最惦念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答:                                  
                                                                   。
参考答案:
开放拓展:(一)、1.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意近即可) 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 3.“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意近即可) (二)、(略)
七、板书
乡愁
        邮票            母子之情
借景抒情       船票            夫妻之爱        渴望祖国统一
        坟墓            丧母之哀
        海峡            恋国之思
教学后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