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剖析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剖析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877  栏目: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剖析,
──共同合作进步   师: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学会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生:还学习了中位数、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结合实际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评价一个问题。   师:总结:   1.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每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但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2.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小,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3.众数着眼于对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量,但众数具有不唯一性。   评析:设计两个开放性的总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也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生存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布置作业──体验数学乐趣   课本页5、6。   思考题:   1.下表是某班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 视力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人数 1 2 5 4 3 5 1 1 5 9 6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能等到哪些结论?   综述:   一、这节课在处理教材方面的特点   第一、本课采用了和学生生活最贴近的引例(考考你:判断婷婷成绩)来展开,同时增加了中位数、众数的例子,把相关的知识点纳入其中,既巩固了知识点,也起到了以题激情,题情交融的效果。   第二、改变了例题与习题的界限和跨度。每一例题呈现后,都安排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在读中思,在思中练,有意识地使学生学会提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数学数据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合作交流。老师主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从而使例题的探究交流过程就是习题的解决过程。   二、从关注教到关注人   第一、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小组讨论时,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巡问、点拨,“引而不发”,激发学生主动精神,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欲,为了让问题讨论更加广泛和深入,教师整合了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整节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领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让师生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第二、从关注学到关注人。教师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救,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三、跳出模式,走向理念   为了让课堂形式适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一方面改变了例题的呈现方式,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尽可知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设计了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非形式上的热闹,促使学生在较复杂的水平上理解中位数和众数),从而较好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上一页  [1] [2] [3]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剖析
《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教学案例剖析》相关文章

tag: 教学  中位数  ,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