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孩子心灵之弦,于细微之处悟真情《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设计
泗洪县青阳镇孙何小学 彭加莲
教材分析:《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作者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的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缝衣、送行的情景。最后一段在前边感情积淀的基础上推出了诗歌并点出了诗歌写成的时间。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作为文包诗这种课型,在教学时,要紧紧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围绕课题展开,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哪些句子体现了“母亲的恩情”,读一读,指导读好。在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句子相照应的诗句是什么,从而把诗与文联系起来,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自己又是否感受到母亲的恩情,并且有所回报,更深一步了解“母亲的恩情”。
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但对母亲伟大的爱也许并没有深刻体会到,二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学文可以反复吟诵,启发想象,理解情感。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多媒体画面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放,定下情感的基调。
1.复习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课件出示:美丽温暖的春光中,一朵朵小花生字词卡片徐徐开放。)
(课伊始,为学生创设了一温暖慈爱的场,回忆上节课的学习,点燃情感的火花,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诗作,点燃情感。
1.出示《游子吟》。自由读读,你有什么感受?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谈感受。
3.练习感情朗读。
(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教学中,诗是文的眼睛,文的灵魂,所以要抓住它,以它为突破口,统领全局。)
三、文诗结合,催化情感。
1.刚才大家已经从诗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在诗以外的其他的文字中你也读到这种情感吗?默读课文1—3段,画出有关词句。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这种特殊文体的教学,诗是文的情感灵魂,文是诗的载体。教学中文不能脱离诗,诗也不能孤立教学。因此,这里设计文诗结合教学,催化诗中所蕴藏更深的情感、更浓的爱意!)
2.交流感悟、体会。
3.出示重点句子: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着,她想:孩儿这次远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抓重点词句赏析品悟,以细微之处悟真情)
4.思考:想像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母亲边缝边想,她还想到了哪些?
5.母亲是把对儿子的深深的爱缝进那一针针、一线线,练习感情朗读。
6.读读两句诗,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
出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出示: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你能体会到此刻母亲的心情吗?她还想说些什么呢?
8.联系生活中,你要外出,母亲是怎样叮嘱你的,有时你是不是还嫌罗嗦和烦人?角色置换体验,倾吐内心真情。
(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的说,这样的写才是最真诚、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表达。)
9.千言万语都凝成一句话,“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练习感情朗读。
10.再读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有了读文的深厚的情感基础,真实的体验再来读诗,理解和感受就更深一层)
11.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那真挚无私的母爱?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2.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春天的一棵小草,你正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呢?你怎样报答太阳的恩情呢?
13.此时的孟郊走在春天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抚摸这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又细又密的针脚,他仿佛又看见了什么?
14.他又想到了什么?他要怎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呀?
(创设情境,角色参与,让学生用真挚细腻的情感与作者以及主人公孟郊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拨动他们的心弦,触动他们的灵魂,引起共鸣,感受到那份恩情是多么深,多么重!)
15.用“无论……都……”练习说话。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时时在,处处在,要扎根在文本阅读中)
16.练习把这种感情送回诗句,感情读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赏文品诗,体味情感。
1.多种形式读文品诗,更深层次体味情感。
可以读一句诗再读相应的文,也可以先读诗,后读文,还可以先读文,后读诗。
(读!只有读!再读!用心叩击文字,用读传递深情,用读表达爱意。)
2.母亲的恩情,做儿女的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齐读最后一段。理解“铭记”。
五、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说说在生活中,父母每年是怎样为你过生日的?平时又是怎样关心你的?
(可以想像那是多么热闹的一种场面!孩子们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语。)
2.再说说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
(又有几个孩子能记得父母的生日呢?教室里肯定是一片沉默,与刚才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3.你有什么感受?
4.你有什么感受?说说今后的打算。
(德国的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这是珍贵的沉默,正唤醒了学生平日里的点滴感悟。引导孩子们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他们,一杯茶,一双拖鞋,一句问候,不要父母操心等又何尝不是对父母的报答!)
(在生活中学语文,学做人,这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体现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回归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六、课外链接,阅读拓展。(任选一题,写下来)
1.出示《三字经》: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
读读其中的故事,仿文包诗的形式写下来。,
2.读《珍贵的沉默》这一故事,文中这“珍贵的沉默”是什么?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学完了,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课外阅读的链接,拓展了学生阅读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从“书面语言”到“生活感悟”,再到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语言”;从积累,到内化,再到表达,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经验,是对教材的理解、感悟,是再一次提升。长此以往,大量的读写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丰厚起来。
,拨动孩子心灵之弦,于细微之处悟真情《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设计
tag: 真情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