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的课堂《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第三次,我又把《欢乐的泼水节》讲了一遍。感觉一次比一次好,因为我把知识“快乐”地带给了孩子
们。课堂上,到处失误的我总能得到孩子们的无意“解救”,而这种“解救”却使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我想这也和我的沉着有关。
在讲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到文字中游览,去发现和泼水节有关的事情。学生的发现很多,其中一个
学生高高举起小手,当我让她发言时,她却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要在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呢?”虽然她并没有告诉我们她知道了什么,只提出了一个问题,然而她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她
不仅知道了傣族人泼水前要在水里滴上香水,还要撒上花瓣,同时她又对这一现象产生疑惑,说明了她
思考的比其他学生思考的要多得多。接着我引导学生猜猜看这样做的目的,学生的想象力真丰富,不仅
找到了答案,还通过自己的想象闻到了“弥漫在空中的香味”、看到“小姑娘身上美丽的花瓣”……这
些无意间的巧合似乎将孩子们带到了泼水节现场一般。孩子们开心极了。
讲完第二自然段,我设计了观看泼水节现场图片的环节,可是自己太兴奋了,竟还没让学生看就过渡到
下个自然段了。正在我思考怎么“解救”时,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对我说:“老师,我真想去看一看他们
泼水的场景”这一句话正中我意,我顺势替自己解围:“有一个小朋友特别想去泼水节现场看看,我现
在就满足她的要求,我想这也是你们大家共同的愿望。”然后开始播放幻灯片,接着就传来学生阵阵赞
叹,这一举动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如果是我提出让孩子看图片,课堂环节就显得颠三倒四,然而是孩子
们自己提出来的,偶然中又有些必然。学生若没有情感上的体验,就不可能提出要看一看真实的图片的
要求,这也说明学生真正融入到了课堂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这节课上到处充满了巧合,虽然有较为圆满的解决方法,却也透露出我的马虎。感谢这一群可爱的孩子
,他们拥有一颗好学上进的心,有了他们热情的学习态度,课堂就显得异彩纷呈。
,无巧不成书的课堂《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课堂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