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后导 以读定导——谈《会走路的树》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语文第课 《会走路的树》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蕴涵丰富的童话故事,跟随作者的文字,你会走进一个和谐相处、充满无限情谊的自然界的角落。题目本身就能引起人们很多的联想,生活的经验和文本产生的碰撞激起求知的欲望。【感谢您浏览www.lexue88.com!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lexue88.com】
课文分两部分,一根“情”线紧紧贯穿全文。第一部分是春天的早晨,小鸟和小树的初遇。在小鸟看来,那“小树”是金色的,又回“走来走去”,便产生了好奇,而小树则表现了出乎小鸟意料的关爱之情,不但同意了小鸟的要求,还带着它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小鸟和小树的重逢。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小鸟长成了大鸟,它能感到出现在面前的不是金色的小树而是美丽的小鹿,不是树的枝杈而是金色的鹿角。小树也变了,它是原来的大鹿的儿子。按理说,它们也是初识,但“会走路的树”则勾起了他们的旧情,“你也是”、“你大概就是”这些话表现了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怀念之情。接下来他们有一段对话,其中“叫起来”、“激动起来”,是感情的喷薄而出。完全可以想象,到了小鹿的家里,重叙旧情,再生新情是必然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直白的谈论“情”字,也许太难为他们了,但带着由课文的题目得来的问题,走进课文,在读书中解决问题,又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反复的读书思考,他们在特定的角色中,一定能把感情读出来,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三、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学会 8 个生字,学习续讲故事。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二)教学过程:
1 、让学生看老师认真书写题目《会走路的树》,和学生谈话:你们已经学了很多课文,也一定有了不少的读书方法,那么,看了这个题目,你猜猜,它会写些什么?(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尝试学习,谈自己所得,提自己所疑)
2 、教师导向:我们通过对题目研究交流,初步知道了可能写些什么,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那么,这些猜想到底对不对,我们的问题给怎样解决,请大家自由读书,去请教作者吧。(二年级快学完了,不必再出示基本的提示,比如借助拼音了,要读正确、流利了,用笔圈点批画等,他们应该有这方面的技能了)。
3 、学生活动:交流初读感受,老师从整体上相机板书。
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以及文中几个角色上,让学生知道,是写小鸟和驯鹿的事,有三个角色,注意给多数人以机会。
4 、教师激发兴趣:老师把这三个可爱的小动物请到了教室,(贴出头像),它们也想听听你们是怎样讲关于它们的故事,不知你们有信心读好吗?(初次激励)老师还不大放心,我想再给你们一点提示,留一会儿时间,自己先准备准备,好吗?(我们要达到的是学生读书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提示:( 1 )读书时要特别留意下面几个字词:早晨、当然、美丽、好奇、告别、有趣、好看、大概
( 2 )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鸟和大树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鸟和小鹿的故事。
5 、课堂检测:( 1 )开火车读字词;重点指导。
( 2 )同桌相互读书,每人一部分,并给对方帮助。
( 3 )齐读练习。(在和大家的一起读书中,提高自信,学习把握语感)
6 、书写生字练习:(每节课都给学生提笔练字的时间,使写字落到实处,也能照顾到学生的身心需要)。
教师:我们来学习写“丽”和“角”两个生字,大家都有写字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写好呢?
按照三看三练的基本方法书写:看位置、看笔顺、看运笔;书空、描红、练写。
评议。
7 、简单小结。
第二课时
(一)内容:读中理解,积累运用。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生字,先读词语,然后试着说出这个词所在句子:早晨、当然、美丽、好奇、告别、好看、大概、有趣、陪着、激动。(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又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
2 、读书填空:你能再读读课文,然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吗?
“
tag: 教学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