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07 15:05:58   浏览次数:776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能借助旁批读懂这个故事,并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

3、          能正确地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的礼物——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之后收获了很多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

全文一共九个段。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第二至四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第五至九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之后故地重访,并对三个小动物的不同举措给予了不同的评价。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赞许;面对聪明能干的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摸着它的头,高兴地说:“谢谢你!”

那么,在土地爷爷的心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呢?课文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教师在注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也应对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做出适当的引导。

本课是一篇批读课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旁批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下来。在教学时,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学习课文,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学习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想一想:它们的身上各有什么优点?悟一悟:如果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选择怎样的方法?

教学过程:

在未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律动《我真的很不错》,来调整一下气氛。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上一课时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三袋麦子》这一课,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抽生回答。师做评价:(你回答的真好,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你说的很完整,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师:从这两位同学的回答,老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篇课文,是吗?(生答:是)

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三袋麦子,师板书:29  三袋麦子。

二、展示目标

那么在这一节课里,我们要学习些什么内容呢?有没有目标呢?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抽一学生读一下,然后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内容。

三、自学指导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了,咱们心里就有底了。可怎么样才能够用更好的办法学的更好、更快呢?老师呀,给大家带来了自学的方法来指导大家如何更好的自学课文内容。多媒体展示自学方法与指导,老师边读边讲解。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去自学。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自学,并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边巡视边指导。

四、自学检测

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检测,看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师:土地爷爷送给它们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当学生给出“一样”的答案后,师追问:那在这三只动物眼中有没有区别呢?引导学生由文中找出三只动物眼中麦子的不同形象:小猪——金灿灿;小牛——饱满;小猴——上等的麦种。

1、先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抽生有感情朗读,师评价,并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⑴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先找出“开心地”,再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⑵小猪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找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感受小猪做食物时的心情和方式,并想像小猪会做出哪些食品来。对于“迫不及待”要重点指导,可让学生用换词法加深理解,并尝试造句。

⑶师:老师原先不喜欢猪,觉得它又胖又懒,可老师看到这儿,不禁开始喜欢它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通过范读、指名读、赛读、加动作读等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小猪的可爱,体会它的爱吃会做。

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⑴小牛收到麦子后,它是怎样想的?表明了小牛的什么特点?

学生朗读该段的前一句话,由“捧”、“看了又看”可知小牛对麦子的爱惜与重视,并多媒体标出这些字词。由小牛的想法和“保存”一词可知小牛是个节俭、有打算的人。

⑵小牛是怎样处理麦子的?学生朗读该段的后一句话,由“经常”一词体会小牛的勤劳。

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夸夸小牛,以加深对小牛特点的理解。

3、多媒体课文第四自然段,并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⑴我们已经知道,当小猴拿到麦子后,看出它是上等的麦种,它会怎么做呢?

学生读第4自然段,想像小猴种下满袋的麦子,田野里会是什么景象。

师: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谁能来给上等的换个词呢?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抽生回答。

明确:可知小猴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过渡:三只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

⑴小猪:小猪是怎么说的?有什么表现?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由“舔了舔嘴唇”、“憨厚可爱”感受小猪的可爱,可让学生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土地爷爷对小猪的反应是“哈哈大笑”,可见他认为小猪的做法不算错,觉得它很可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知道这是一只憨厚可爱的小猪,并用多媒体展示出图片和文字。

⑵小牛:小牛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抽生读第七自然段。)

由“点点头”可知土地爷爷对小牛的做法是认可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这是一只勤俭节约的小牛,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出来。

⑶小猴:小猴是怎么做的?土地爷爷是怎么看的呢?(男女生赛读。)

让学生表演小猴神秘和自豪的样子,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土地爷爷“抚摸”、“高兴”和“谢谢你”表明了他对小猴的赞赏。

师:小猴为什么要把麦子种下?抽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师:你觉得小猴是个怎样的人?抽生答。

明确:小猴不仅聪明能干,还很有远见。

五、共同探讨

过渡:这些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法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一袋麦子,可是森林中的小动物对他们的做法提出了意见,并给他们写了一个意见书,想看看吗?多媒体出示“意见书”。让学生对意见书中的内容由学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回答的都很积极,对学生的各抒己见给予肯定。

教师由此趁热打铁,展示出拓展的知识点:文章的最后,土地爷爷从小猴家呀带回了一袋麦子,走在路上,小猴就对土地爷爷说,要把这袋麦子送给咱们班的同学,你会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

(由这个问题而给这篇课文做一个小结,即: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有人用劳动换来了暂时的快乐,有人却用智慧和汗水去追求长远的幸福。希望大家由课文得到启发,能像这些小动物特别是小猴一样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去创造更多、更永久的幸福和快乐。)

[1] [2]  下一页

,三袋麦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