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
这篇文章,苏教版教材第一次选用。课文讲的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同一位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萧伯纳要小姑娘告诉她的妈妈,今天是同世界有名的大作家玩的;不料,小姑娘竟也要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今天是陪苏联小姑娘玩的。
全文共5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在莫斯科遇到了一位小姑娘,同她玩了好久。共4句话。第1句,交代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第2句,交代他是在什么地方遇到小姑娘的。第3句,讲小姑娘可爱极了;4个分句,是分总的关系。第4句,讲他同小姑娘玩了好久;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第二段(第2—4节):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意识到自己太自夸了。三个自然段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果”来作大意。这一段,主要是写萧伯纳与小姑娘在临别时的对话。
第2节,写萧伯纳对小姑娘说的话。萧伯纳要小姑娘回去后,告诉妈妈今天是同大作家玩的。他是用命令的口气说的,显得很自夸。特别是他的猜想,更显得自夸。第3节,写小姑娘对萧伯纳说的话。小姑娘也要萧伯纳回去后告诉自己的妈妈。这使萧伯纳感到非常惊讶,“可是”、“出乎意料”、“竟”等词语,充分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小姑娘是请求的语气说的,显得非常自信、天真,非常有礼貌。第4节,写萧伯纳当时的感受。
作者在这一段话中,不仅写了萧伯纳的语言,而且写了他的心理。
第三段(最后1节):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第1句话,既是提示语,又是总起。总起句,可作段落大意。萧伯纳共说了4句话,一句话一个意思。第3句与前两句话之间可以看为分总的关系。最后1句与前面1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
练习提示:
第4题,比较两句话的语气。这两句话,都是要别人做什么。这样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有两种语气,一种是命令(第1句),另一种是请求(第2句)。使用的对象是不同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可以在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提示。
第5题,提示不够清楚,建议改为:萧伯纳为什么会这样说?
教学建议:
1、段落的训练。课文每段前都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段落很清楚。在讲读课文时要注意停顿,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大意,以渗透逻辑段的训练。
2、人物的理解。文章中写到的两个人——大作家萧伯纳和小姑娘,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萧伯纳平易近人、知错就改、善于思考;小姑娘天真、自信、有胆量。课文的题目,偏重于小姑娘;文章的叙述又偏重于萧伯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
-- 作者:我不够温柔
-- 发布时间:2005-3-30 16:42:00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tag: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