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狼和鹿》教学设计十四

《狼和鹿》教学设计十四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295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狼和鹿》教学设计十四,

《狼和鹿》教学设计十四

 如东县掘港镇苏虹小学  杨亚琴

一、猜谜揭题

1.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

2.  猜后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3.  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鹿》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把课本打开,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  刚才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吗?(板书:凯巴伯森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那时候,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这一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  读了这一节,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画面?

这些都是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你还能想象课文中没有写的吗?

(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 绿的 地上,野花竟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

在我们的精心描绘下,形成了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3.(出示图)大家看,谁来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4. 是呀,远远望去凯巴伯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的,简直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呀!你们能用赞美的语气把它读好吗?(再指名读)

5.除此以外,你们还透过那些语句感受到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气息?

6.(出示图)谁来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欢乐的语气读)

7.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接着往下读。

(评:你读书可真仔细)(是呀,森林里还有恶狼出没,威胁到鹿的生活)

8.总结:尽管狼经常暗算鹿,可鹿们仍显得那样活泼美丽,整个森林呈现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生机勃勃的画面。(板:生机勃勃)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画面)

2.  再读一读第三节,找一找课文画面?(出示句子)

3.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试一试)

4.  (出示比较图),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现在的森林我们用怎样的的词语来概括?(板:一片枯黄)

5.  多可惜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原因,同桌相互说说。

6.  –已经找好了,我们来认真听他说。(评: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7.  为了能让同学们抓住要点表达得更清楚,请你们按老师的提示再练习说一说。出示练习:因为(      ),造成鹿(       ),又因为   (       ),造成森林(     ),所以凯巴伯森林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8.  我们通过读、找、说,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造成森林变化的原因是:(板:狼被捕杀)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9.  狼被捕杀,森林变枯黄,鹿的命运又如何呢?(请快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句子,齐读)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出了什么?(鹿在不断病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原来活泼美丽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病的病,死的死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到的问题吗?

2.  是呀,多么惨痛的一幕,人们能否从这样的悲剧中感悟出什么?(出示句子,齐读)

3.  理解“功臣”、“祸首”,及其原因。

4.  鹿本身愿意毁灭自己的家园,毁灭自己吗?谁迫使他们这样做的?谁才是真正的祸首?(这么异口同声,相信大家一定都明白其中的的因果关系,谁愿意再来解释一下:人是祸首的原因)

六、拓展延伸

    总结:是呀,善良的人们的确是好心做了坏事,在人们捕杀狼前,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那时森林—(生接: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而狼被捕杀后,凯巴伯森林——(生接:一片枯黄)。林毁鹿亡,又造成了生态失衡。类似于这样的事例还真屡见不鲜,我们来看这两个小故事。

[1] [2]  下一页

,《狼和鹿》教学设计十四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