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狼和鹿》 第二课时,
捕杀 哀号 血泊 饥荒
消退 传染 繁殖 祸首
根据词语复述课文。
8.听了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9.
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天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
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板书: 14狼和鹿
森林 葱绿 枯黄
小鸟 歌唱 (哀鸣)
鹿 四千只 十万只
狼 吃鹿 捕杀
《狼和鹿》第二课时课后反思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课文虽不是童话故事,但由于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而课文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我主要利用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和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鹿数量上的变化”、“凶恶的狼变成了功臣,而可爱的鹿反倒成了祸首”这三个对比中完成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和感悟。最后通过学生谈感受和老师的小结,强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以布置向父母复述课文的方式,使课堂内容能以延伸。
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感,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读是感悟的基础,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课文,所以开始以读通顺,读正确为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在检查初读时,让个别学生分段读,并不惜时间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体会中读,读出感受,最后以齐读全文,实现文本的整体性,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当然,读只是基础,在读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展开情感活动,才能加深理解的体验,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熏陶情感,启迪思维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每一次的读都是为接下来的思维和表达活动服务的,读中去寻找,读中去理解,读中去思考,使学生的读有意义,有方向,也推进了教学的深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狼和鹿》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