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翠《师恩难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感悟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
2、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炊烟 歇脚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
1、感悟人物形象。
引导深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田老师讲故事和我当时表现的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
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
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
(4)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5)用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
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指导朗读。
在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读?
2、体会感恩情怀。
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
交流:
(1) 哪些语句写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教诲之恩”指的什么?
(2)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刘绍棠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总结、过渡: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读写结合
想象40年后“我”在村边遇到老师的情景,并写下来。
板书:
师恩难忘
师: 编故事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
生: 听故事身临其境 难忘师恩
,王香翠《师恩难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ag: 教学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