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yunyingzhisheng ]
“体会诗人的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所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多以引导学生了解诗的词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情认识为主,对引领他的感悟、诗歌的感情,一般不作过高的要求。
但就《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而言,如果只也停留在以上的要求,似乎让学生对诗的内涵感悟过于肤浅,甚至曲解诗的原意。因此,在备课时,我把侧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一点上。实践证明,只要引导得法,化难为易,学生是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的。
当然,这一切必须在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想象出诗歌的意境的基础上进行。
比如,我在引出“隐者隐得那么深,诗人又为什么要执意去寻访呢?”这一疑惑后,学生就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合情合理的解读,或许是因为崇拜,或许是因为畅谈,或许是借机散心排忧,这些解读,充分开掘了作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陈建良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寻隐者)
此文转载http://www.ypsky.com/oblog/user1/253/archives/2006/200611783444.html
,《寻隐者不遇》教后小记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