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交流评价平台的多维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个性飞扬。
学生在个体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自由发言、表达交流的空间,需要与同学、老师展开讨论,协商解决问题的平台,常见的做法是在网站中设置专门的交流模块,如提供论坛。但论坛中的信息是以时间为序排列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杂,比较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比如学习《莫高窟》一文,阅读过程中,学生有的对彩塑感兴趣,有的偏爱壁画中的飞天,有的想探究藏经洞中的宝贝,如果都在大论坛里交流自己阅读的收获,存留的疑问,不易收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在内容繁多的论坛信息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引发思维反应,这和阅读时间的有限必然引起矛盾,往往看到论坛只起了记录的作用。因此,交流平台的设置应灵活安排。学习者既可选择异步方式,如BBS、E-mail、留言簿等,也可利用聊天室、电子白板、在线会议等同步方式进行交互。交流平台既可以设置成专门的交流模块,也可以安插在有必要的学习资源中;可以是畅所欲言的大论坛,也可以是供讨论同一研究内容的区域论坛。如上述《莫高窟》的阅读,可在大论坛中设置三个专题区域论坛,为相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探讨交流的场所,促进对某一知识意义的较为完善的建构。
五、同时,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还就处理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二)、不能丢失语文课的特性,要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结合: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同时,不能抛弃朗读、感悟等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堂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运用网络环境主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崔允 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新课程 新方法――对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的认识》陈守常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
提交人:张兴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莫高窟)本文转载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12192
,当语文遇上网络——《莫高窟》一文教学反思谈tag: 教学反思 语文 网络 莫高窟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