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备《黄果树瀑布》
我是一位深深热爱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从教9年,我觉得自己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语文课堂上。我热爱自己的语文课堂,就像一位果农钟爱她的果园那样。我是一位勤恳乐观的果农,从教以来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有我真挚、辛勤的汗水和自编自唱的快乐小曲。这一次的“希望杯”赛课上,我收获了一枚可口的果实。今天,王老师要求我谈谈自己是怎样种出这一枚果实的,我突然觉得我只是像质朴的果农那样认真仔细地快乐地呵护自己的每一株果树,对这枚果子的日照时间、水分供给乃至基因组合等专业的科技分析是完全说不出来的。我只能静静地回忆“这枚果实”诞生的那个夜晚我所做的工作,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我于星期四下午临近5:00的时候拿到课题,我将于星期五早上10:50上课,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6:30吃完晚饭后,王老师说可以在功能室备课到9:00,9:00之后回饭店。我决定用这两个半小时先好好研读教材。
我备课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自己先琢磨课文。我从小就极爱读书,而且书读得很杂。比如最近,我迷上了“中国陶瓷史”和“中国建筑史”,到处搜集这一类铜板印刷的书籍和画报。我在琢磨一篇课文的时候,从来不把它想成是我将要“教的书”,我只是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欣赏玩味。我会静下心,调动我的想象力、感知力、判断力、欣赏力,让这篇文章立体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是一个酷爱旅游、喜欢醉心于自然的人。那个晚上,我首先沉醉于黄果树的美。读着读着,我的耳畔响起了黄果树那由远而近的奇妙声响。那曲恢弘乐章的作者是神妙的大自然!“犀牛潭”上那一个个跳动的水珠不就像是乐章中跳动的音符吗?我仿佛随着作者一起坐在了水边的岩石上,我个人徜徉于山水时的体验被链接了。我仿佛坐在一个乐池中,浮想联翩,就像电影中的特技镜头,乐池切换着四季色彩。我个人听交响乐的感受也被激活了,整个身心被瀑布的水流荡涤。我体会到了“漂浮于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和“胸膛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的感觉。
我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因而我对黄果树到底有多壮观,到底有多宽、多长不知道。另外,“银雨洒金街”这一奇景文中的笔墨并不多,为什么称“金街”在文中无法判断。于是,我又打开我常用的《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这本书中是精选的关于课文的相关文章,能省去我们上网搜索遴选的时间。在这本书的相关美文中,我的想象力与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也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又上网寻找关于“金街”的解释。关于“金街”的说法较多,我没有亲眼见过,只能选择多数人所认为的那个观点:金色阳光的照耀。于是,我联想到一天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时段的阳光,对“银雨洒金街”有了比较具象的认识。
然后,我开始从对景色的沉醉中走出,理性地审阅这篇文章。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法上的特色是移步换景,游览线路非常清晰;文章中用词精准优美;文章对游览者感受的描写非常精彩,用精美的比喻句写出人融入自然时的奇妙感受,这的确是我读过的游记中印象最深刻的。文章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是关于“银雨洒金街”作者完全可以再加一两句,在不影响全文详略安排与结构的同时,把这个景点写的更出彩。
我想我读懂了这篇课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的理解不可能和我完全一样,有的地方我想的比他们多,但一定也有的地方孩子们比我体会得更好。但不管怎样,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哈利波特。我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可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可以做孩子们更精彩的解读的跳板。
等我想完这些,已经是9点了。我们跟着王老师来到了华江饭店,匆忙收拾后,我开始在舒适的躺椅上以语文教师的身份理性看待这篇课文。这篇文章中,有多少精华是我的学生能够自己吸收,有多少是需要我提醒帮助的?对于我的学生,黄果树瀑布在声音、形态方面的壮美应该是有所感知的,但是对于声音渐近渐响的体悟一定没那么细腻;对于“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一定会遭遇与我同样的困惑。这两处需要引领。对于作者融入大自然的那份奇妙感受,学生受阅历与年龄的限制,体会到自然对人的陶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需要我在前面引导学生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时就做足文章,精心准备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慢慢地进入,在反复诵读中水到渠成地体会。本文写法上的精华是一定要让学生吸收一些的,要单列一个板块。
至于教学的方法,我当时仿佛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果农是深谙果树的习性的,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仿佛已成了惯性。我崇尚“以雪的方式灌溉”,崇尚“大化无痕”。一份课堂教学设计的轮廓顺利地写成了。当时已是午夜。我快速在网上跑了一圈,浏览别人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否有适合我学生的高明之处。没有发现什么可借鉴的。然后,实在太睏。在黄果树的“哗哗”声中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6:30,王老师叫醒了我们。7:30到了进修学校坐定。我想,我到第四节课之间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做一份精美的课件;二是把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想周全,前后呼应,融为一体。这两件我只来得及做一件了。我权衡了一下,哪一件是学生更需要的。课件中可以有的文字书上有了,至于图片和视频,学生课后是有能力自己欣赏的。切实体会语言文字对学生更重要。于是我决定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有语文味。
首先关于第二小节的“飘”、“拂”、“涌”、“盖”这几个字,很值得玩味。但是全由教师讲则太碎,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机一动,我决定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主抓一个“飘”字,其他的交由学生自己去发现、体悟。
在前一晚的原有课堂教学设计中,“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这句话只在教学的开头出现。这句话是作者参观完后的由衷感概,但学生在阅读的开始显然不可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让这句话的作用凸现出来呢?我联想到近日在大家语文博客网上看到的冲锋舟《天火之谜》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设计设计中对“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一句话的反复咀嚼,我突然想到何不让这句话贯穿全课,直至化为学生发自肺腑的自然的赞美。至此,课堂教学设计的脉络完全打通。我和学生拥有了一节轻松、愉悦、难忘的《黄果树瀑布》。
,我备《黄果树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