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林冲棒打洪教头》
上周听了两位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例,课上得还是比较好
的。其中黄琳老师最后那道填空题设计的独具匠心。大概是这样的:洪教
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洪教头此时会想———
—,柴进见此情景会想————,林冲会想——————。学生讨论的很
热烈,最后他们的回答总体意思是:洪教头会想,林冲的本领高,他自找
难看。柴进会想,林冲的本领高,不愧为禁军八十万教头等。请大家仔细
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侧重点都落在林冲武艺高超这点上
。我为什么说这道填空题独具匠心呢?因为他既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进
行说话练习,又很能让老师直接检验这节课在挖掘文本核心人物—林冲这
个“好汉”的内涵上是否到位。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再结合课堂教学的
过程,我觉得我们的两位老师在这点上还是很有欠缺的。我个人认为作者
在这里塑造林冲这个“好汉”形象,更多得是从他的“品德”,和“武德
”这两个方面入手的。文本中林冲的“品德”,我们不难理解 ,作者句子
写得很清晰、具体。我着重谈“武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很有必要
分析林冲出手的原因和出手的目的。先说林冲最终和洪教头交手的根本原
因,除了洪教头一再相逼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柴进的言行在这里起了催
化剂的作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以林冲平时低调的为人,以他当时前途未
卜的现实,以他多年来在武林中行走的丰富阅历。仅仅靠洪教头无名小卒
的挑衅,林冲能和他计较吗?所以“义”是林冲决定和洪交手的原因。当
然这里的“义”是林冲回报给柴进的。再看林冲和洪教头交手的目的,凭
林冲的武艺,把洪教头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要其性命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但最后洪教头几乎没被林冲伤及皮毛。这里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林冲的棒
子不是冲着洪教头这个人去的,而是冲者他身上那种狂傲,嚣张的气焰去
的呀。也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打的不是洪教头这个人,而是他狂傲,嚣
张的气焰。所以作者在写两人比武经过时对林冲用了这三个词:一退、一
横、一扫。说明林冲点到为止呀。老师当你从这三个词引导学生仅仅感悟
林冲本领高强时,有没有想到这三个词后还隐含更深层次的内涵呢?再看
最后一段话:“洪教头满面羞惭。。。。。。”再结合上面学生填空的内
容,给我的感觉是洪教头羞惭的原因还只是技不如人。各位,洪教头仅仅
因武艺不比林冲而羞惭吗?大家注意到这句话了没有。“周围的人哈哈大
笑。”我们在教学时能不能在此追问:“大家到底笑洪教头什么?”我想
大家笑洪教头武艺差,武德差,人品差等等。这时通过学生对洪教头全面
的评价,更突出林冲在在三方面的技高一筹呀。可这么关键的句子我们的
老师放过了呀。所以我想我们在备课时从林冲的人品、武德、武艺这三个
方面去考虑,结合文本设计教学,这样学生对林冲这个“好汉”的内涵是
不是能认识的更具体、全面点呢?对“好汉”这个外延是不是把握更准确
点呢?所以我们真的要在吃透教材,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真正意图上下工
夫呀!
,我谈《林冲棒打洪教头》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