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导墅中心校 王丽丽
学校青年老师赛课,我也有幸参予了。上的是《黄鹤楼送别》。作为青年老师的我,第一次在新学校上课,后面坐了很多老师,我有些紧
张。上着上着,觉得学生不是很配合,虽然不是自己班,可是也上他们班的科学课,也没有那么陌生啊!我真是急了,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没
有很好的倾听。
课后张老师老师指出说:“当时,你问学生‘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那孟浩然对李白呢?’学生回答说‘孟浩然对李白的情感,没有李
白对孟浩然的感情深,因为他把这种情感埋在心底没有告诉李白,而是用王勃的诗安慰李白。’你当时予以这位学生很高的评价,其实你理解
错了,接着你帮他说出了要说的话。”
我仔细一想:是啊!孟浩然对李白的情怎么可能没有李白深呢?应该是更深啊!他正是因为对李白的情很深很深,所以才没有述说自己的
情怀,反而去宽慰好兄弟李白!我并没有听听清学生的发言。
张老师又说:“那时候挺为你遗憾的。总的来说上的不错,继续努力。”
我想这是我急躁,没有认真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而造成的失误。年青老师是否都会这样:学生不配合就急躁,只顾自己的教学进程,而没有很
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做到变通自己的教案或者教学进程.说到底还是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不能驾驭好课堂.
还有我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我让学生用学过的诗或词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色时,一学生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突然问了
一句:作者是谁?学生支支吾吾,我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孟浩然,其实就是孟浩然.这里我完全可以引入文中的主人公--孟浩然。然而因为自
己也不敢确定,以致就这样混过去了。课后我反思到:作为语文老师,连《春晓》这首诗的作者都不敢确定是谁,可见自己的基本功是多么不
扎实。对自己的要求是否也太低了。我为自己犯这样的错误狠狠地脸红了很长时间。
新老师,难免会出错,但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悟出些什么,吸取教训,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黄鹤楼送别)本文转载
,善于倾听——有感于《黄鹤楼送别》之课堂
tag: 课堂 黄鹤楼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