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的姿势》镇观摩课设计及简析

《最后的姿势》镇观摩课设计及简析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262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最后的姿势》镇观摩课设计及简析,

《最后的姿势》镇观摩课设计及简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直奔重点

1.《最后的姿势》讲的是谁?找出课文中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用——画出,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共三处)

3.这个姿势概括一下就是——?(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直奔重点,紧扣学生的心弦。】

 

二、紧扣重点,品味文本

1.出示最后的姿势第一处: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指名读。

2.语言文字要去细细品味,这句话你会抓住哪些词品味呢?你又品到了什么呢?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要求学生把品味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同样,学生的学习只能自己学习,不能由别人代学习,这就彻底宣判了“灌输式”教学有违真理性。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必要时做适当指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整个课堂活力四射。】

 

4.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请用~~画出第一段中描写环境及地震场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

(1)天空阴沉沉的。(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情况危急)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情况越来越危急了)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暗示着谭老师牺牲了)

5.生死攸关的一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像谭老师那样抉择。(补充“范跑跑”事件)你可以不高尚,但不可以无耻。

6.谭老师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再读第一段,去寻找背后的原因。(平常、早早地、人生的价值……)

小结:这里的描写似乎与课文重点无关,实际上为人物形象做了铺垫。

7.出示最后的姿势第二处描写:“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指名读。

8.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说后,请他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9.这是谁说的?还写了哪些人的话?

10.谁读学生的话?你想品一品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

11.谁读老师的话?你想品一品哪个词? 读出自己的感受。

12.作者为什么选这三个人说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一段是正面描写,这里是侧面烘托。)

13.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从教26年来,他不仅教学成绩卓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被同事誉为“最爱学生的人”。然而——(学生读下去)

14.这是第三处描写最后的姿势。谭老师,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学生读: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5.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是师生互动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生成与合作发展。因此,新课程里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情和教材安排特点顺序可做一定的取舍和调整,不能把教学内容定的太窄、太死,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

 

三、拓展延伸,升华中心

1.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是谭老师最后的姿势。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还有很多老师,尽管姿势不同,但都用生命中的最后姿势守护着他们的学生。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句子填空。

————,————,这是————生命最后的姿势。

2.老师诵读《我该想到》。

我该想到

刘 肖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啊

昨天晚上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迹已经开始发黑了

昨晚被运到操场时,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前天我们牵着手在这个操场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就成了冰凉的呢

也许,我该想到那个救学生的老师

就是你,老谭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怎能不明白你对学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为教师的选择

那一刻

如果我也在

我会和你并肩守护讲桌的,一定

可是此刻,摸着你又硬又冰的手

我的心还是疼啊

3.这是诗人刘肖以谭老师的爱人的口吻写给谭老师的话。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谭老师说吗?请写下来,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设计意图:教学资源应该扩展、整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知识、获得的体验是在原有经验上的建构,脱离了旧的“积累”,学习就是一件困难极大的事情。因此,教学资源要突破原来的教材、课堂设备的狭窄范围的限制,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纳入教学资源并加以整合。】

四、板书

                             6、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恪尽职守   无私大爱

 

 

 

 

 

,《最后的姿势》镇观摩课设计及简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