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案例 镇江市朱方路小学 黄晓琴
本设计以我校市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研究、探讨“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内容、形式
、评价,让学生通过开放的阅读教学,置身于一种动态、自由、多元、广阔的阅读环境中,使学科间融合、课内外结合、阅读与
体验活动相结合,学生得以在开放的阅读背景下,自主阅读,自主发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人
文修养和语文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题 解]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
,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
永远值得赞颂的。
[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
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进而升腾起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外阅读中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有母亲的情怀”的含义,体现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准备
1、 中国地图
2、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长江,说到长江,我们知道它和黄河都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它们,才有
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它们,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刚
播出几集就产生了万人空巷的播放效果。现在我们一起来到江边,共同感受中华第一大河的丰采。
2.播放《话说长江》片段。
3.交流观看视频的感受。
同学们,看完这段录像,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屏显: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她从西向东奔去,最后注入东海,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80
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是世界上第三大河。
4.小结并屏显: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长江有了了解。
5.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长江横贯中国大半个国土,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屏显:《话说长江》节目刚播放时只有王世光的谱曲,还没有歌词,为了更好地表现长江雄伟、浩荡的英姿,《话说长江》剧组
面向全国征集歌词,在收到5000多份的应征歌词中,专家选中胡宏伟《长江之歌》。
同学们,专家在成千上万的歌词中,怎么就选中了胡宏伟的作品呢?让我们一道走进课文,看看专家挑选他的作品的理由呢?
板书:长江之歌
二、学歌词,初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同时,想一想:胡宏伟创作的《长江之歌》可能给评审专家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2、学生初读后交流。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相机检查预习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理解重点词语。
(1)集中出现词语。屏显:乳汁 臂膀 灌溉 情怀 荡涤 尘埃 哺育 丰采
(2)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哺育:哺是什么意思;育是什么意思?连在一起理解是什么意思?
(3)再来读一读课文,看谁读得更加正确,读得更流利!
三、精读品味,感知内容。
1、激发兴趣,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深度理解课文。
同学们,正如刚才大家所说,胡宏伟创作的诗歌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也震撼了我们。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站在浩瀚的长江,极
目远眺,心中激情豪迈。此时他说———屏显: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与母亲的情怀。
师引读:我们赞美长江,是因为——,我们依恋长江,是因为——
2、引导学生,读书质疑
学生质疑:(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师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3、深度阅读第一部分,解疑感悟
带着问题让我们和作者再一次走进长江,共同感受长江的无穷源泉和她母亲般的博大情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部分。
(1)学习前两个分句。
①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学生回答。
(屏显)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还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② 在这两个分句中,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由衷赞美之情?
③自由读,同桌讨论、交流。
④学生汇报(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说到“丰采”,我们来辨一辨“丰采”与“风采”能不能换?为什么?
⑤指导朗读
(2)师小结:春天到了,青海雪山的积雪化为春潮,从西向东奔腾而下,汇聚为长江的一派惊涛,造就了长江的丰采,显示了不
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更显示了它无穷的源泉!怎不令我们去赞美!师板书:(赞美)
(3)学习中间两个分句。
①作者不仅以雄浑的气势,热情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充分表达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依恋之情)
作者怎么说?
屏显: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②在这两个分句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你有母亲的情怀”?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③自由读,同桌讨论、交流。
④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我们就生活在长江边,你能说说长江这位母亲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⑤学生交流汇报:
(4)师小结:长江水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源源不断、无怨无悔滋养着万物生灵,她的支流就像母亲伸出的健美臂膀,将各族儿
,《长江之歌》教学案例 镇江市朱方路小学 黄晓琴tag: 教学 镇江市 长江之歌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