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⑶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揭示课题。
⑴呈现例1情境图。
理解情境图,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夏天的西瓜价钱0.8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是2.35元;冬天的西瓜价钱比夏天贵等等。
⑵出示问题,揭示课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列式:0.8×3= 2.35×3=
思考: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预设:3个0.8是多少,所以用乘法;3个2.3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乘数相同;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等等。
揭示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⑴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0.8×3=?为什么?
预设:0.8+0.8+0.8=2.4,用连加的方法计算;3×8=24,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就是2.4,直接用乘法计算;0.8元就是8角,3个8角就是24角,即2.4元,改变单位换成整数乘法再计算;
⑵初步形成计算方法。
教师谈话:2.35×3=?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计算?
预设:直接用乘法计算居多。说说计算的过程:2.35×3先看做235×3来计算,因为因数有2位小数,所以积也有2位小数。
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预设:列竖式不同形式的探讨;插入估算;
⑶形成计算方法。
呈现“试一试”:先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用计算器计算,最后想想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 2.8×53= 103×0.25=
再次概括计算方法:先和整数乘法一样计算出积,再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在积里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⑴完成“练一练”。
竖式计算,让学生板演;
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0.23= 1.48×23=
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
⑵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作为课堂作业完成;
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tag: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