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3.品析文中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4.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句子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
理解、朗读、品析优美词句,练习背诵。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句子意思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受美
1.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感受。
活动二:理解美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中国行政区图》,明确西沙群岛的位置,理解“海防前哨”。
(二)默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1.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渡:这么多景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文中是怎么
描写的。
2.第二自然段(展示课件:海水)
(1)师范读,生自读。
(2)小组讨论: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能变成问题考考大家吗?如果有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互相帮助。
(3)小组内或小组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如:“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这段话
是围绕哪一句写的?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等等)
(4)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指导。
(5)这么美的海水,我们怎么读出美呢?(小组讨论体会语气、停顿、重音等,在
组内试读)。
(6)朗读比赛,派代表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师相机评议。
(7)句式训练:因为( ),所以( )。
3.第三、四自然段
(1)同样用小组讨论、互问互答,再朗读的形式完成这两段的学习。
(2)巩固训练
珊瑚的特点是 。
海参的特点是 。
大龙虾的特点是 。
哪些词语和句子说明鱼多?
(3)背诵指导,填空
a.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珊瑚,有的( ),有的( )海参( ),
在海底( )。大龙虾( ),( ),( ),样子( )。
b.鱼( )地在珊蝴从中( ),好看极了,有的( ),有的( ),
有的( ),游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 ),鼓起气来(
)。( )的鱼多得(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 )。
(三)组长组织学习四、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第4、5两个自然段。
2.汇报收获。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三:总结升华
课文首先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然后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
作具体介绍(随机板书)。最后,给我们讲了岛上的英雄儿女守卫南大门,层次非常
清楚。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再回答,你长大后准备怎样为西沙群岛的建设作贡献
。
活动四:拓展训练
1.媒体展示课文第5自然段。齐读。
2.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3.在文中再找找类似的句子。
4.根据提示尝试把话写具体(也可以自己再想题目)。
(1)妹妹真漂亮
(2)操场上热闹非凡
(3)小猫真惹人喜爱
(4)秋天真美
(5)窗户真干净
5.小组合作,选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6.派代表汇报。
7.小结(鼓励摘抄好词佳句,丰富语言积累,说出好话,写出好作文)。
,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ag: 教学 西沙群岛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