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谁能用“自由自在”来说一句话?谁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么?
指读(朗读时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
Δ你们瞧,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别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学习第三段
(课件)冬天到了,大雪纷飞,寒冷的冬天来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你们听?天气冷不冷啊?谁来读?
Δ这么冷的天,小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
Δ我们先到蚂蚁家看一看。
Δ谁来读,你觉得蚂蚁过得怎么样
Δ你能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吗?
Δ“躺”在这里不光是睡的意思,也包含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的意思)
再去蝈蝈家看一看吧
Δ谁来读,
Δ你觉得它过怎么样?
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齐读
Δ指答。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小结:夏天蚂蚁辛勤劳动,装满了粮食,所以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所以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三、课堂练习
学习“粮”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2、你认为怎么样写才好看?
四、作业
排练课本剧
教后记: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电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谜语激趣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读中自我感知,自我评价和评价,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主动交流,在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调动参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谜语的导入,自然地引出一只忙于搬粮食的蚂蚁,然后简要地叙述蝈蝈的外形,再引出一只在大树下悠然自得地在大树下乘凉的蝈蝈,从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认识了本篇课文的主角。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起着组织调配、创造条件、穿针引线、指导示范的作用。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配乐范读,可以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老师的范读,可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鼓励学生学生复述大意及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那么就迈出了感情朗读的第一步。(课文主要讲了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tag: 蚂蚁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