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谁来读读究竟高多少?(生读)
老师听出来了,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那小松树为什么说自己长的高呢?他能看的远又是谁帮助了他呢?(出示第二句学生读)
师:谁能来把风伯伯的话完整的读下来?(指名读)
师:一起来当风伯伯教育一下小松树!
3)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他会怎么想?启发说出自己其实并不高。还自以为很高。
6.想到这儿,小松树会怎么样呢?
(评析: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认错的话语,这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在这里,我让他们代表小松树,再给大松树说句话,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利用原有的知识,补足文章省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思想的启迪。)
(1)读第四节。
(2)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惭愧”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演一演?
(评析:在该教学片断中我先采用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抓住“惭愧”一词理解含义(通过做动作),弄清主人公小松树思想认识的提高过程,然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再现课文,完成朗读积累的任务。)
(出示第四段)谁来读读这一段,谁能读出小松树的惭愧?
(五)表演悟情,训练升华
1.假如小松树会说话,他会对风伯伯、大松树、大山爷爷和我们说些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
小松树可能对风伯伯说:“_______________。”
小松树可能对大松树说:“_______________。”
小松树可能对大山爷爷说:“______________。”
小松树可能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
(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叙述)
(评析:通过说话练习,在加深课文理解之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小结:通过刚才小松树对大松树、风伯伯、大山爷爷以及我们说的这些话,已经让我们知道,现在的小松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谦虚起来。
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
(评析:让学生体会了解小松树前后的转变。骄傲——谦虚,体会小松树在改变,在正视缺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看待小松树。)
3. 演一演: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多有意思啊!要是能把它演出来就更好了。戴好头饰,找你的小伙伴演一演吧。
(评析: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光积累不行,还要学转化、学表达。为此,我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地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体验。表演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体验。教学中让学生戴上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头饰,在表演中去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诵读积累的任务。)
4.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会怎么麽做?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了品德教育。)
六)小结:
小松树经过了这件事情,决定更努力生长,我们一起陪着小松树,健康快乐的成长吧!小朋友们再见!(课件出示:播放《小松树快长大》音乐)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主
语文教学中“读”相当的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终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
二、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例中,从情境导入到导读课文,到表演内化、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教师用贴图、充满激情的话语、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关注着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说、演,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tag: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