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华 山》教案
(第二课时)
后巷中心小学
吴娟
【教材说明】
【感谢您浏览www.lexue88.com!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网址是www.lexue88.com】
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孩子和先生登华山。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第三自然段写孩子得到了先生的夸奖。第四自然段交待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
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配有插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 咏华山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
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词语
3、 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 (板书:蔻准)
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
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看了这么高的华山,相信这句话现在你一定能读好!谁来读?(你读得真好,把华山读得那么高!)
B: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这么长的路,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难、累、不容易……)书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这种感受,就是(艰难)指导读好这个词。读得真好,奖励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指导读好这句话)(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读出来了,真棒!)
(你们真会读书,从登山的艰难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C: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相机提问:蓝天在哪儿?远远近近的山在哪儿?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脚下?
指导读好这句话。(他读得怎么样?谁来和他比比?)
D: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相机提问:平时看到的太阳在什么地方?太阳怎么会显得那么近?
我们平时看白云在哪儿?现在白云在哪儿?
指导读好这句话。
tag: 华山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