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

11-07 15:31:22   浏览次数:968  栏目: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

执教:丹徒县石桥小学 李海琴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学写“入”,“欲”两个生字。

3、初步理解字义和诗句,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是:www.lexue88.com

提示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进一步读好、背好古诗,

    学写其它5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

 

 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www.lexue88.com)地址是:www.lexue88.com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古诗《登鹳雀楼》教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母语的习得规律,认定学习语言是主体能动地把在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则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接受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的过程,语文教学强调主体因素,重视整合效应,明确提出以培养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的训练为“纬”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学情调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 [2]  下一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一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