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听了曹校长的课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联系到平时的课,我想:课堂的画面美一点,音乐美一点,学生的表情丰富些,教师的情感投入多些,这都是好的。但这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过多地关注了课堂的人文性,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了热热闹闹的课堂,多媒体当道的课堂,多种教学手段堆砌的课堂,这些外显性的东西越丰富,越投入就越会冲淡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旨、内涵。抛弃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言学习、训练与感悟。
语文课到底要教学些什么?语文的工具性,在于它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使人脑思维的工具。要交流,要沟通,要思维,靠什么?就是语言文字,把握好工具性这个特性,语文教学就要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
相对而言,我更欣赏今天曹校长课堂中的一个片断。教学到“翻山越岭”一词时,曹老师先让学生解释“翻”、“越”的意思,然后问:读了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在回答,老师在引导,想象的画面非常感人,再通过老师的朗读引领,母亲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学生也从这个词的背后感受到母亲的辛劳、伟大。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情感调动有机的统一了起来。
由此我再次想到: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创设情景,唤起学生情感的能力,善于依托文本资源,展示其中蕴含的情愫,拨动学生的情弦,使学生情动于衷,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美的乐趣。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语文的味道,我们的课堂才更像语文的课堂。
,听《第一次抱母亲》有感--顾洁
tag: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