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本周我上了课文《陶校长的演讲》,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在年组进行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的浅显,重在训练学生了解演讲稿这种表达方式上。本来还信心满满的,可上过以后倍感困惑。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条主线进行:一、弄清课文演讲大意,二、找寻演讲稿的表达方式特别之处,学习演讲稿的基本写法。本以为对于这样一篇课文学生在理解上应该没什么太难之处,没想到准备用十五分钟解决的问题几乎花了我一节课,学生对陶校长的“每一问”都有不理解的问题,如:1、为什么说健康是生命之本?为什么说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这两点?2、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怎样理解展开来?3、为什么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4、“公德”、“私德”、“真人”分别应做怎样的理解。于是我只好将这些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再一次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再在全班进行讨论,结果是一节课仅仅只处理了内容问题。课后思考这篇演讲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在理解上是没有难度,但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说理的文章比较抽象,在理解上有很大难度,这是我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在处理第二条主线时我是这样做的:1、要求学生读书、批注,留心本课语言与其他课文不同之处;2、评一评本课语言风格;3、渗透演讲稿的写法及语言风格(如议题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推理性强、口语化等)。本以为学生会兴趣盎然地与我一同去发现不同之处,可学生对此并不太感兴趣。全班寥寥几个人与我回应着。孩子们发现到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始的时候开门见山讲到四个问题,每一问的写法基本是相同的以后,我继续引导到:那能不能看看每一问在讲述的时候,陶校长又用什么方法将它讲得更清楚呢?学生再一次做批注时,我觉得他们好象有些束手无策了。特别是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似乎都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余下的时间里就成了我的独教戏,非常的索然无味。我想即使我讲完了,可能还有一些学生是在云里雾里。
对于这样文体特征明显的文章应该怎样教才不会出现琐碎的讲解课,这是我上完这样的课文深感困惑的,私底下与同年组的老师进行了讨论,都有同感。但有一点我清醒地意识到,我在上这节课时高估了我们班的学生,课前的预设是不够充分的。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教《陶校长的演讲》有感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