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又何妨——我学名师解析《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本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诗,苦于探究古诗教学的框架和方法,故滞后未学。近几日,在读了几位名师关于古诗的教学和教学设计后,颇有感悟,模仿名师的做法,决定带学生走进【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一 根据平仄规律,读背古诗。
首先,我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学生自由朗读后,我指名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认识平仄的规律,古诗中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平声稍微拖长,仄声稍微短些。因为这是第一次和学生练习运用平仄的规律进行朗读,所以学生有些生涩。尽管如此,三五遍后,孩子们还是背下了这首诗。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 根据古诗原文,猜测字意。
猜测字意是理解古诗的前提,在这首七言绝句中,难以理解的字均在诗的前两句内。“应”“怜”“小扣”,因为没有好好地预习,所以孩子们对三个词语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认为“应”是“应该”,“怜”是“可怜”之意,我直接引导孩子们,并且做了解释:在这里“应”是“大概”的意思,“怜”是“怜惜”之意。在此,我没和孩子们浪费太多的时间,直接进入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 解读古诗密码,理解诗意。
在此,我和孩子们复习了范仲淹的《苏幕遮》,其中的“芳草”是我和孩子们穿越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认识的第一个“意象”,我说:意象,就是古诗词中的符码,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密码,只有我们能够解开古诗中的部分密码,古诗的大意,也会迎刃而解。我再次请孩子们诵读这首诗——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一个密码——“苍苔”
“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作为第一个密码,在这儿“苍苔”代表什么,孩子们无言。“谁见过苍苔?”我继续发问。
“老师,我见过。在我姥姥家的院子里。”
“什么颜色,跟大家说说。”
“是绿色,淡淡的绿色。”
此时,如果教室内可以放课件的话,我想孩子们理解起来就不会这么难了。
我出示小黑板,出示关于“苍苔”诗句——
1 春来不是人慵扫,为惜苍苔亲落花。——【宋】石道士
2 白昼重门寂,苍苔古殿深。
老僧香火罢,松柏夜森森。——【宋】张尧同
3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
我一一和孩子们诠释着诗的大意:
“春天来了,落花满地,不是我懒得去打扫这些落花,而是因为我爱惜一样东西啊!我爱惜什么呢?”
“爱惜苍苔!”学生说。
“苍苔在这里代表什么呢?”
“苍苔代表春天。”
是啊,“苍苔”这一密码,在这里代表春天,代表一种自然的,清新的,细微的。
我解释着第二首的大意:白天里一道道的门,因此给人以寂寞冷清的感觉;古殿就是古代庙宇很旧的房子,布满了苍苔,庙宇里的曾人上香完毕,整个庙宇冷冷清清。‘苍苔’意味着什么?”——学生说是“寂寞”“孤单”“冷清”。真是理解的不错,不过,多数学生虽然没有举手,却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我想这也应该是理想的课堂应该出现的状态吧。
第三首诗中,我和孩子着重理解“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孩子们,诗人坐着,坐着,苍苔竟然长到身上来了,说明什么?”“说明诗人坐的时间久了。”“苍苔代表着孤独,寂寞,无言......”
“这样的苍苔,清新自然细微,孤寂冷清,无言宁静,我们把这些送进《游园不值》,这样的苍苔要不要人怜惜呢?”
这就是第一个密码。
第二个密码——木屐
“木屐知道是什么吗?”
“一种鞋子。”
“对,是一种木底鞋。屐是古代对木底鞋的总称。传说南宋诗人谢灵运发明过一种活齿木底鞋,鞋底两个木齿,给旅游时爬山、过泥地带来了方便。所以,在诗句中,只要看到屐齿,就会想到什么?”
“旅游。”
“对,屐齿代表的是旅游。”
第三个密码——柴扉
“柴扉”,我说:“柴扉就是柴门,那么在古诗中出现柴扉表示什么呢?”孩子们在这里说不出什么来。我有小黑板出示了关于“柴扉”的诗句。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王维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晋】陶潜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晋】
我说:孩子们,透过这些诗句,您能否看到诗人们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是富足的,清贫的?是热闹的,清冷的?孩子们几经点化,有些心领神会。我引导孩子们体会为什么在此不是“朱门”“铁门”之类,偏偏是柴扉呢?“柴扉”表示一种隐逸的生活,清冷孤独;宁静贫苦的生活。所以,作者在这里是“小扣”柴门啊!我接着说:正是因为作者的朋友是一位隐士,他离开了喧闹的市区,在这清幽的园林中生活,他不希望有人打扰,不希望自己台阶的苔藓被踩坏,所以让我们轻轻地诵读诗的前两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我进行了一下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对古诗中的“苍苔”“木屐”“柴扉”这些密码进行了解读,此时让我们一起读读全诗,班里再次响起孩子们的诵读声——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 字面理解大意,直译全诗。
孩子们并不是太熟练的翻译全诗,尤其对第一句,在让几个孩子反复翻译后,大家总算能够说出是的意思来。我也用自己的话翻译了一遍:大概是园林的主人爱惜自己园子石阶上的青苔吧,怕来往的游人踩坏了他们,我来到这里,观赏园中的景色,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不叫友人来开门。其实,我的朋友啊,我跟你说啊,这满园的春色关是关不住的,你看,一只粉红色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了。我分明看到了满满的一个春天啊!孩子们,纷纷说起来,古诗的大意就这样被直译理解了。
,东施效颦又何妨——我学名师解析《游园不值》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