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部分。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3、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既怀有深厚感情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的矛盾复杂心情。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谈话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深埋在彭德怀心里的那份对大黑骡子的感情。这番深深的情化为了一个字,那就是——“爱”!(板书)
2、彭德怀是多么爱他的大黑骡子啊!把这样的一份“爱”融入课题中,再来读读。指读课题。
过渡:这样一份深深的“爱”更渗透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之中,认真默读2—20段,用笔划出让你感受深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下来。
二、细读感受,体会感情
(一)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12段,找出战士们劝说彭德怀的话语,深情地朗读几遍,你从战士们朴实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交流。
(1)“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了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联系:急忙,大声)
(2)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蓬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抓住:流着泪,一定)
(3)“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紧扣:请求)
(4)老饲养员拍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体会:轻轻絮语)
4、小结:是啊,长征以来,大黑骡子受尽了苦,一路上不是驮着粮食,就是驮器材,战士生病了,它驮着伤员一步步朝前走;过大江时,是它一次次将不会游泳的战士运过江;过雪山时,是它将奄奄一息的战士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战士们是多么地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我们听见了那发自内心的请求声:(引读“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
5、学生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命令下了, 10分钟 ,20分钟过去了,而枪声,依然未能响起 。这分分秒秒里凝聚的,都是人们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
6、练习朗读:同学们把这份真挚的感情体会的多好!是啊!此时此刻,每个爱大黑骡子的人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这份深埋在心底的爱此刻又是那么地痛苦,让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读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7、分角色朗读3—12段
过渡: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跟随他南征北战,历尽艰辛。面对战士们的苦苦哀求,彭德怀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难道,对于屡屡建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真的那么绝情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20段,找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
(二)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体会。
2、组织学生交流。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体会朋友间的友情,指导读好这句话。
小结:当时,每到宿营地,彭德怀总要牵着大黑骡子溜一溜,给它刷毛、掸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粮,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怀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起来。打仗时,只要彭德怀一声令下,它就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都能看见彭德怀与大黑骡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啊!
(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
深情包含的是怎样的情?
理解“平静”。
过渡: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平静的外表下掩饰的都是那份忍痛割爱的伤啊!
练读这句话
(3)彭德怀背过脸去。
(4)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5)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反复练读
3、练习:
战士们早已没有什么食物吃了,饿了好几天肚子了。彭德怀又何尝不是呢?面对热气腾腾的肉汤,警卫员会怎样说?
4、理解“发火”是难过到了极点,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得越大,越能看出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和对战士们深深的爱!
5、小结:彭德怀是绝对喝不下肉汤的,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都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他深深的爱着大黑骡子,又怎么能喝下这碗肉汤呢?
过渡: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战士们也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
(三)彭德怀对战士们的爱
1、默读课文1——9段,说说理由。
2、交流红军过草地的艰苦情形。
3、图片讲解:可以说草地一望无际如浩淼大海,沼泽遍布,荒无人烟,满目凄凉,正如诗中所说:
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水,
荒无人迹鸟不飞,
如有行人误入内,
十有九个去难归。
4、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野菜、草根、马鞍、皮带都成了红军充饥的食物,很多人到达草地前身体已经很虚弱,有的倒在泥浆里永远也爬不起来了,有的小战士临死的时候,已经骨瘦如柴了,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又怎么能舍得?他决定了“杀骡子”,(板书:杀!)从这决定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更爱战士们)板书:(更爱战士)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三、精读感悟,品味爱心
1、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师口述,并出示)
2、铁骨铮铮的将军彭德怀此刻的内心是痛苦的,是挣扎的,是压制的,是哭泣着的,而这份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也融在了这个省略号里,你能揣摩透这省略号里包含的话语吗?
3、学生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tag: 彭德怀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