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赵建邦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
3.体验诗人的情感、想象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数百年来,无以计数的诗人用自己的才情将中华历史点缀的璀璨万分。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
板书题目: 游园不值
(2)学生简介叶绍翁。
二、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也可以同桌比赛读。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然后学生交流。
出示自觉提示:
(1) 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插图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2) 把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句子写下来。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值:遇到。 (2)怜:可爱。 (3)小扣:轻轻敲。
全诗大意: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轻轻敲了那柴门很久,也没有人开门,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色的苔藓,怕木屐鞋底在青苔上留下脚印吧!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三、品词析句,想像意境
1.师:刚才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假如推开柴门,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满园春色真是十分浓艳,大家想一想其他描绘春天的诗句,试背一下。
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比读诗句:
出示:传说叶绍翁在创作这首诗时,最初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开得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
请品味一下,现在的诗句好在哪里?
学生品读,分析,交流。(现在的诗句,内涵更有生命力)
学生自由朗读。
3.相关链接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虽然经久不衰,但也借鉴了前人诗句: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 吴融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tag: 教学 语文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