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17年校研究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2017年校研究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789  栏目: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017年校研究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2011年校研究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本课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结构

     1、 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四、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五、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六、关键处处理:

     1. 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 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七、教学准备: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1] [2]  下一页

,2017年校研究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