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夕阳的美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感受夕阳落山时的壮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傍晚时快要落山的太阳叫什么?
2、想不想看看太阳快要落山的景色啊?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看!
(课件出示夕阳图片)
3、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最想说什么?
4、是啊,夕阳真是太美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篇描写夕阳美景的文章
,板书、齐读课题。
二、 初读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字,并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小老师
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3、现在这些生字又跳回课文中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再自己读读课文。
4、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太阳落山的
过程。
5、傍晚,爷爷和奶奶带我去看日落,看到太阳位置有什么变化?听老师读2——
4节,边听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 精读
1、你从哪些句子知道太阳的位置变化了?
2、课文2、3、4节描写了太阳变化的过程,每一段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你用
心想一想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夕阳的美,读出来给同桌听。
3、太阳西斜时,景色美不美?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A 读句子
B 这时的阳光刺不刺眼?
C 什么样的山是连绵起伏的?
D 指导朗读。
4、太阳慢慢往下沉了,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A 读句子
B 太阳把身边的云染成了什么颜色?从哪知道的?还有哪些颜色?
C 指导朗读。
5、引读:慢慢的------
A 课件出示日落时霞光的图片
B 理解“灿烂”
C 指导朗读。
6、夕阳就象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她红着脸儿躲到了西山的背后,却把灿烂的
霞光留在了遥远的天边,难怪爷爷情不自禁地对奶奶说------
7、人们把老人比作夕阳,让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象夕阳一样美好,幸福。
8、配乐齐读全文。
板书
23 夕阳真美
西斜 下沉 落山
壮丽 五颜六色 灿烂
《夕阳真美》教学反思
记得刚拿到这篇课文,开始细细品读那会儿,就觉得这篇文章处处有美;再仔细
研读时,便又发现它其实不仅是处处有美,更是处处溢美;在课堂教学后,我又
逐渐发觉它在处处有美、处处溢美之外,还能够处处留美!因此我就将“处处有
美”、“处处溢美”、“处处留美”
这三点作为自己这堂课的目标。
在安排教学时,我先通过三幅简笔画来帮学生理清课文的大体思路:西斜——往
下沉——西山的背后,再用课件来创设一个美的意境,让学生们在意境的感染和
熏陶下组织学习。而整个学习过程就如在欣赏一幅幅美景,等到欣赏完天空、西
山、云彩、霞光,课文也学得差不多了。而后我再通过几次说话训练,渗透进爷
爷奶奶幸福的晚年生活。最后,再由文本推向生活,配以悠扬动听的音乐欣赏了
日本富士山、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和香山红枫等大好风光。
正因为这篇课文里,美无处不在,所以我也尽力将它的美毫无保留地交还给学生
,甚至将这份美放大到整个自然。整节课以一个“美”字贯穿始终,“处处有美
”这一点很好把握,基本不成问题。
而处理“处处溢美”时,我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在一些美字美词的理解体会中
尤其明显,如:“连绵起伏” 是让学生结合图文,动手比划来理解的;“披”
和“染”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来引导体会的;“满面红光”是组织学生说话来挖掘
其内涵的……不过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能感受到夕阳带给天空、西山、云彩、
霞光的美是充溢的,在大自然中领略到的美也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处处溢美
”这一点做得也还算不错。
最难把握的是“处处留美”,在这里,“处处”不仅指文章本身的每一处,更上
升为整个课堂的每一处。美不仅要留在课堂的每一个地方,更要铭刻在每一个人
心中。可能由于个人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不足,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到位,特别是在
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方面,尤为突出。自己也觉得评价到后来,有些词穷了,相信
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改进的话,学生心中留住的美一定更多!
,《夕阳真美》教案设计和 教学反思
tag: 教学反思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