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2/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
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
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课文第3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初步感知
⒈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会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就是在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⒉老师很羡慕你们,你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更为你们的妈妈感到欣慰,因为你们从小就铭记母亲对你的恩情!而孟郊同样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在他50岁时写了著名的诗篇《游子吟》。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吟诵这首诗时心灵震颤,热泪滚滚,他道出了每个游子的心声,哪位同学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出示古诗:指名朗读。
这首诗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它蕴涵着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带着这首诗走进课文中去细细地品位,去感悟。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T1: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T2:(出示“忙着”)“忙着”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着来说句话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正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板书(夜深 缝补衣裳)
结合词语“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忙着。从这句中同学们还体会到了什么呢?(母亲做了很长的时间了)(母亲做的相当认真和仔细)
T3:出示图片瞧,她就在这盏油灯下为儿子缝制衣服,请同学们看,她缝得怎么样?(母亲缝制非常仔细,针脚细密)
T4:民间有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妈妈为了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也给孩子的衣服缝上细密针脚。时间就在这一针针一线线中不知不觉的流逝,此刻夜已经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倾着身子,依然在为儿子缝补着衣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么长时间的缝呀缝,中间母亲可能会有些什么动作?(揉眼、捶背、擦汗)谁愿意把母亲此刻的动作表演出来呢?(动作展示)
T4:看到这位母亲细密的针脚和她劳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tag: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