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同题设计: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同题设计《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
朱玲玲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五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字里行间充满情趣,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5个小节,由第一小节中夏天小姐姐的热情一问“你想变点儿什么?”领启全文,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融入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浅近明快,亲切生动,又意境优美,富有情趣。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有利于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伞、游”两个生字,掌握字型结构,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美观。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积累诗歌生动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享受诗歌的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快乐;懂得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感悟理解,体会“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
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由感而发,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用叠词。
1、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一首诗歌(指名读课题),荷叶大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在“大大”下加上红点。
2、原来把一个词说两遍有这么大的作用。老师说一个词,你也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师先按序口头说词,再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相应出示该叠词:)
小的荷塘 ——生:小小的荷糖 (师:呀!荷塘变小了!)
弯的新月 ——生:弯弯的新月 (师:新月真的弯多了!)
碧绿的荷叶——生:碧绿碧绿的荷叶(师:多奇妙呀!荷叶也更绿了!)
认真地学习——生:认认真真地学习(师:多么认真,就像你们现在这样。)
端正地写字——生:端端正正地写字(师:真端正啊!相信你们也能做到!)
3、有趣吗?看来,小朋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多用用这个方法,再来读读课题体会一下。(学生齐读课题,强调了“大大的”。)
【设计意图:本文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叠词的运用便是语言特色之一,这点从课题上就已凸现了。因此教学一开始时我就以此作为一个知识训练点,直接从课题切入,从文本生发开去,逐步变化渐进,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而学生亲历叠词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老师在期间的充满人性化的评价点化了叠词的妙用,使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趣味性,掀起学习的小浪潮。】
二、入情入境,边读边悟。
(一)回顾全诗内容。
1、 当热情的夏天小姐姐问我们想变点儿什么的时候,书中的小朋友都想变什么?翻开脑中的书,谁记得?
2、 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交流,师相机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作简单的复习、梳理,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精读2-3小节。
1、你最喜欢变什么?(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师顺势引导学习相应的诗句)
●雨滴
①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雨滴,(欣赏雨滴图)这颗小雨滴看上去感觉怎样?这样的小雨滴就叫“透明的雨滴”,谁来读读这个词,让大家感受小雨滴有多么透明?引导读好词语:透明的雨滴
② 喜欢它吗?就让我们一起变成这颗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闭上眼睛),微风吹来,绿叶儿轻轻地摇来摇去,摇来摇去……小雨滴,你有什么感觉?(生自由交流内心体验)
你能把这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引导读好诗句。
● 小鱼
① 出示小鱼图:看,这小河里的水怎么样?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清凌凌的小河)
② 这里也用了两个“凌”,你能把水的清读出来吗?引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③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个这样的词,表示很清很清,谁还记得?
出示“碧澄澄”,再次积累。
是啊,这小河真清啊,清得一眼可以——(看到底)
这还可以叫——(清澈见底)
出示“清澈见底”,积累。看来平时要把学到的知识存在大脑里,要用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④ 可爱的小鱼们,炎热的夏天,游在清凌凌的小河里,你觉得怎样?
⑤ 读读句子,我们一起再来体会!
● 蝴蝶
① 你为什么想变成蝴蝶?出示诗句,读。
② 小蝴蝶,你在干什么呢?
③ 见过小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的样子吗?指名交流并结合动画理解“穿梭”。
④ 小蝴蝶,在美丽的花丛中穿梭的心情怎样?
你来穿梭,指名读诗句……
我们一起来穿梭,齐读。
● 蝈蝈
① 欣赏蝈蝈图:听呀,蝈蝈在唱什么呀?
② 蝈蝈们,你感觉我们的生活怎样?把你的感觉读到句子里去。
● 新月 星星
① 欣赏星空图:喜欢吗?读读句子。
② 咦,星星真的会眨眼吗?
出示:“我想变眨眼的星星,在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充分想象交流。
③ 这:“弯弯的新月像__________。”出示句式,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填说句子。
④ 啊,美丽的夏夜带给我们美好的遐想,你能读得更美吗?读句子。
2、小结:
① 变了这么多喜欢的事物,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你觉得夏天怎么样?(学生自由交流内心对夏天的独特感受)
② 把你的喜欢读到字里行间去,让大家都能听出你的感受,有这个本事吗?齐读前几小节。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你喜欢变什么?”让学生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学习。教师则根据诗歌内容借助煤体,通过生动真挚、亲切自然的语言描述创设各种夏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角色转换,入情入境体验夏天事物(小鱼、雨滴、蝴蝶、蝈蝈、星星、弯月、荷叶等)的美好与快乐。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次次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学生品味语言,充分享受诗歌语言的优美意境,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实践。学生沉浸在美丽多彩的夏日,陶醉在学习语文的快乐氛围里。】
(三)精读第4小节
1、顺接学生的朗读,出示下一节,(故意把“真想…”写成“又想…”,引起学生注意)你有什么发现?
2、“又”和“真”一样吗?读读句子,体会一下。(学生反复读句体会交流)
3、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引导读好句子。
【设计意图:语感的形成是通过咀嚼字词获得真知的过程。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常常在平时的教学细节中,通过对一字一词一句的比较、推敲中得到提高。此处的小练习使学生深切领会到“真想”的这份迫切渴望,不仅提挈了文章的中心,为下段教学内容的学习向纵深处延伸作好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四)精读第5小节
,公开课同题设计: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tag: 公开课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