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文本的地步,从而实现了生生与文本的交流,生生与老师的交流,深入的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这比
我们琐碎的肢解课文、繁琐的分析,效果不知强多少倍!
课文内容的理解,正好在这样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完成了。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兴趣很高,积极性及创
造力都得到空前的释放。课堂整合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我们把教材中的空缺正好变成发展学生思维
的契机。对于教材的处理,我认为,选取合适的训练点深挖比蜻蜓点水式过一遍,效果要显著得多。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回归本真,就是要求我们不要过多地分析讲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再条
理清楚地分析也不会让学生立竿见影学会那种写作方法。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
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仿写的基础是充分的朗读,使学生进入角色,深入文
章中人物的内心,再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对文本进行再加工,从而构建自己的独特理解,独特感受
。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激发学生释放这种独特感受的表现欲,组织学生有序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在
争论、筛选的工程中帮助学生恰当的表达,生动的表达,准确的表达,多向的表达。在重新建构语言
的工程中,老师一定得注意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独特个性体验,对于学生不成熟的语言表达,我们应
该有一课宽大的心,时刻给出良好的建议,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指点迷津,比越俎
代庖和粗暴否定都要好得多,学生也往往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谓的亲其
师,信其道啊!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
《薛发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里的《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
tag: 教学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