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觉黄山奇美,培养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祖果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的黄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
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
影。
黄山四绝中最奇的要数黄山松了。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我请一位同学读第
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这段里哪个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黄山松的喜爱
?
2、反馈。(情有独钟)
二、导入,感受奇松
1、过渡:黄山有四绝,人们为什么对奇松一绝情有独钟呢?学习了下面的
内容你就会明白。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看看黄山的奇松美在何处,奇
在哪里?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段,出示阅读要求:
(1)这段课文分成几层?各写了什么?
(2)用你喜欢的线分别画出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
(3)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迎客松的美?
3、反馈。
(1)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谁来读读写迎客松的句子?
(2)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迎客松的美?(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3)迎客松不光美,更奇的是……(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
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3、小结:(出示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
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么热情好客啊!所以,人们把它叫做(
生齐:迎客松)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
象征了。
4、朗读写迎客松的句子。
(1)怎样才能把迎客松的美,迎客松的奇,迎客松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反馈。指名读,其他同学评一评。
小结过渡:迎客松热情好客,陪客松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读写陪客松
的句子?
1、朗读写陪客松的句子。
(1)同学们,当你登上黄山欣赏着这美丽的黄山风光时,陪客松如同一个
绿色的巨人站在你旁边,陪伴着你,保护着你,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想想这儿应该怎么读?
(2)反馈。(自由读,指名读)
过渡: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天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这时,你会
发现,还有人在送你呢!谁呀?(生答:迎客松)
1、你能找出送客松与迎客松的不同吗?
2、反馈交流。
3、朗读写送客松的句子。
(1)要想把写送客松的句子读好,就要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词语读好,
特别是把最后一句写送客松与游客依依惜别的样子读出来。
(2)练读后,指名读。
4、再读课文,领略三大奇松的风采。
三、观看录像、升化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
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录像,教师范读
第三节)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
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
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
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再一起读一遍,好吗?(齐读)
四、总结,课外延伸。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tag: 黄山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