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杰《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姜堰市桥头中心小学 许云杰
教材简析: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南非儿童——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病人。
第一课时教学简介:
由课题中的“小斗士”入手,导入新课;联系相关资料,了解艾滋病的可怕;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再读课文,读顺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部分词语、段落,通过朗读体验恩科西的不幸遭遇——面临的天灾:无法选择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布置课后研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恩科西的悲惨遭遇,感受他的顽强抗争,多元解读恩科西,从而真正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天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评价”,导入新课。
1.板书并齐读课题——《艾滋病小斗士》。
2.出示并齐读首尾段。师过渡:到底是什么,让这个身患艾滋病的黑人男孩引起了两位领导人及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人们为什么称他为“艾滋病小斗士”呢?让我们一起去回顾恩科西的生命历程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直接进入课文。通过朗读两位领导人物的评价,感受恩科西的斗志,直奔主题。]
二、 自主阅读,感悟人物。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
2.指名简要评价恩科西。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围绕思考题阅读,可以突出重点,感悟人物特点。]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 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结合患病儿童图片,课前搜集的艾滋病相关资料,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艾滋病的可怕。
2.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感受恩科西的“不幸”。
3.讨论交流:
(1)“1989年,恩科西……夺去了生命。”(激发情感,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到小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2)“在南非,每天都有……第二个生日。”(教师适时补白,升华情感,指导朗读。)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上学的年龄。”(紧扣关键词“竟然”、“挺”进行解读,朗读体会出恩科西的不幸和在不幸遭遇中更显顽强的精神。)
(4)“9岁那年,当养母……一场轩然大波。” (引导学生在对“轩然大波”理解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不同的人群如何反对?”真切感悟作为艾滋病患儿,恩科西心灵上的“不幸”——来自社会的歧视。)
4.小结:这些都是艾滋病给小恩科西带来的不幸、痛苦。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文本的过程中重点突出语文实践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先看图片,从视觉上感知艾滋病病人的不幸,再抓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冲击,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恩科西的不幸不仅来自于身体、家庭,还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下文小主人公的“顽强抗争”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 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顽强抗争”。
1.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面对自己的病情,恩科西是怎么做的呢?读一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指名说。
(1)出示:“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师引读。
(2)理解“坦然”,自己想象并同桌交流: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恩科西会怎样坦然。相机指名读。
(3)学生交流后小结:恩科西真不愧是艾滋病小斗士。
2.过渡:他具体做了些什么呢?(抓住“发言”,体验斗志。)
(1)出示人物图片,师简介。
(2)浏览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恩科西提出了怎样的希望。根据回答出示发言1和发言2。
发言1:“我希望政府……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发言2:“人们不应该……不会被传染的。”
(3)自读这两句话,思考:你从恩科西的“希望”中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评价,并相机朗读。
(4)过渡到发言3:“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指名读,理解“纤弱”,再读。
(5)紧扣“纤弱的声音”、 “勇敢的声音”揣摩对比,感受恩科西的勇敢。
(6)过渡到发言4:“等我长大了,……关心艾滋病人。”指名读,说体会,读出了恩科西还是个怎样的孩子?
(7)师小结,再次突出主题:恩科西真不愧是艾滋病小斗士。
(8)出示4句发言,同桌读,指名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紧紧抓住恩科西的“坦然”、“发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悟恩科西勇敢、乐观、顽强的精神本质内涵,人物形象多元化。鲜明的人物形象再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借助文本的解读有机进行归纳小结,突出“艾滋病小斗士”这一主题。最后,借助音乐,指名读“发言”,进一步体会恩科西的“顽强抗争”。]
四、细读结尾 ,感悟关注。
1.过渡导读第8自然段。
2.图文结合谈感受。
3.思考并交流:为什么会“静静地离开”?(联系前文的“坦然”)
4.出示曼德拉的话,齐读。
[设计意图:再一次品味坦然,把握教材的“内联”。通过“静静地”,再次体会恩科西的顽强、勇敢。]
五、说写结合,培植信心。
1.一个人究竟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曼德拉先生的话说得多好啊!
2.课堂练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应当向恩科西学习,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甚至灾难。
3.课后练笔:结合当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地震中遭遇天灾的孩子们写几句话,用上“不幸、顽强抗争、小斗士”等词。
[设计意图:说写结合,既让学生明白要热爱生活,关爱社会,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艾滋病,关心艾滋病病人,又培植了学生战胜“天灾”的信心,同时强化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对话的基础和依托,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合理调控,用心感悟,用情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获得心灵的洗礼。在执教《艾滋病小斗士》时我着重这样处理:
一、 突出“命运的不幸”。
我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悟恩科西的不幸表现在几个方面,学
生们朗读课文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幸表现在:1.无法改变命运的不幸;2.失去亲人的不幸;3.遭受社会歧视的不幸。学生们在总结时对恩科西充满了同情。想想自己吧!年龄与自己差不多的恩科西是多么的可怜!
二、 突出“顽强抗争”。
学习第三部分,我让学生带着“恩科西如何与不幸顽强抗争?”这一问题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上批注。学生充分阅读后发表看法,总结出“热爱生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关心他人、梦想未来”几点。至此水到渠成,正因为恩科西勇敢、乐观、顽强,所以他被称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名副其实的。
三、 突出文章的中心。
课堂结尾部分,结合对领导人曼德拉评价话语的朗读,动口说一说,动笔写一写。让学生既对艾滋病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又能在品析课文时学习小主人公顽强抗争的精神,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甚至灾难,树立一种坚强的人生观。切实达到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的效果。
,许云杰《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tag: 教学 艾滋病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