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我看到那漂动的树梢上有妇女和小孩在翘首以待,那灭顶的房屋上也有几个人正不断挥动着手中的衣服,还有那摇摇晃晃的电杆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周围真是危机四伏呀!
生2:我好像看到,在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去营救遇险的群众。
师:你们的描述好像把老师带回了98年洪灾的现场,让我亲眼目睹了战士们勇救群众的一幕。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生交流,教师出示有关语句“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师:再读读这句话,你有没有读出问题来?
生1:老师,冲锋舟好像用“驶向”更恰当,怎么课文中连用三个“飞向”?
师:是啊,冲锋舟能“飞”吗?
生2:老师,我想当时群众的生命危在旦夕,解放军战士心中一定非常着急,他们的心早已飞到受灾群众那儿去了?所以用了“飞向”。
师:此刻,解放军可谓心急如焚哪!
生3: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汹涌的激流中根本不能飞,这里三个“飞向”体现了许多群众正等待救援,解放军战士一刻都停不得,他们是在抢时间呀!
师:有道理!
生4:老师,我从三个“飞向”中体会到解放军战士不怕困难,舍生忘死,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往哪里去!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听读——想象——再现——分析,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更为生动化,具体化了。那就让我们在朗读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吧!(对三个“飞向”的理解如此透彻了,那么学生在“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和“滔滔洪水中的战士,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两句话中就不难体会群众对解放军的信任和他们之间的鱼水深情了。)
……
师: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我们一起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多媒体播放MTV《为了谁》(学生神情庄重,沉浸在这深情而激昂的乐声中了)
师:(曲终,教师提问)解放军叔叔到底为了谁呢?
生1:他们为了守卫大堤。
生2:他们更是为了保卫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师:是啊,他们流血牺牲却不为自己,此刻,你想对解放军叔叔说些什么呢?
生3:解放军叔叔,你们辛苦了!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感动。
tag: 课堂 保卫战 大江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