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三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沈晓晓
教学内容:
第一教时,学习课文1——5自然段。利用网络资源库,了解火星与地球之多重相似,以及火星与地球上水的来源。
目标预设:
认知目标:
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讨论火星未解之谜。
技能目标:
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准确。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专题学习网站上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设计理念:
1、源自课程整合的中心理念 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让学生上网浏览、自由研读、搜集信息、摘录汇报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这种教法、学法。
制作学习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所需资料,使学生的学习实现“源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2、源自语文本身的学科特色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宇宙、对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对于火星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学习网站正好提供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源信息。大部分同学已学会上网查找资料,并具有初步的合作探究意识。
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整合了多种学科知识,通过灵活的导航系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究和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互补协作学习的方式,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神奇美丽的图片,好吗?那坐正,请看大屏幕,边看边仔细听。很久很久以前,大约50亿年前,在银河系(图)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有一块星云在他核心的温度急剧上升之后,燃烧成了一颗黄色的恒星——(猜猜这是谁?)这就是我们的太阳(图)。那些围绕太阳旋转的大量宇宙尘粒逐渐聚集成团,又形成了九大行星,其中有两颗相互靠得很近——火星与地球。(图)
都认识吧,一起说,这颗是——,这颗是——
我们看着这两颗星球,你能分别来形容一下这两颗星球吗?
它们看上去是如此的不同,可它们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2、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但人类一直向往拥有新的家园,期待新的生命出现。为此,科学家进行了执着的宇宙探索,终于发现了这一颗与地球生态极其相似的星球——(指图)火星。
让我们先来走近这位近邻。[浏览“火星相册”、图片、视频]
点击“火星万象”板块下“火星相册”。仔细浏览。
(看着人类通过探测器拍到的照片,你有何感受?想到了些什么?)
l 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了它的情境创设作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欲望。
火星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先说说看到哪一张照片。
(和地球真像!谁和他一样有这感受?举手示意一下。你也来说说。
奇怪,太奇怪了。你猜:
你想:
tag: 地球 火星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