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都批判了“不事师”且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行文上也都有论述严谨,说理透彻的特征。
异:内容上韩文侧重论述从师的必要性,而柳文侧重讽刺批判“不事师”的社会风气。
风格上上韩文文字朴实,气势沉雄;而柳文冷峭尖刻,锋芒毕露。
五、三读课文,诵读体味
1、选择你认为最能够表现柳宗元心境的段落,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情感并朗诵课文。注意语调、节奏的变化。
2、学生朗诵,教师指导。
六、布置作业:
整理1-6节中的重要语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
欲相师:
·
仆道不笃:
·
仆自卜固无取:
·
为众人师且不敢:
·· ·
至无雪乃已:
··
顾吠者犬耳:
·
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
·
其为不敢也决矣:
·
非以耀明于子:
·
直见爱甚故然耳:
··
幸见取:
·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阅读第7节,整体把握内容。
2、思考讨论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几个方面阐述?找出原文并概括。
参考答案:
写作目的:文者以明道。
写作技巧:(1)所以羽翼夫道。包括态度和创作技巧两个方面。在写作态度和方法上,主张严肃认真,注重写作技巧;重视学习历史遗产。
态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
技巧: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
这里提出四种写作应避免的态度,来防止文章可能会发生的四大弊端以及六种写作技巧。
(2)此吾所以取道之原……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主要是要借鉴前人的思想与创作经验。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苟》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騒》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
3、整理重要语言现象
重要词语:
文者以明道:以,用来
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务,追求。以,介词,把。
皆自谓近道:谓,以为。
廉之欲其节:廉,精简,即要严格创意造词,删削繁冗。节:节制,引申为精练,简洁。
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所以……,用来……的方法。夫,那,代词。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根据,以……为本原。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厉,磨,磨炼,此处有“加强”的意思。
参之《庄》、《老》以肆其端:肆,放开,放纵。端,端绪,头绪,此指文思。
参之《离骚》以致其幽:致,达到,求得。
有取乎?抑无取乎:抑,还是,表示选择的连词。
苟亟来以广是道:“亟”,副词,表动作行为多次重复,是“屡次”、“经常”等意思。
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
吾子好道而可吾文:可,意动用法,认为可以,认为还不错。
参之《孟》、《荀》以畅其支:畅,使动用法,使……舒畅。
参之《庄》、《老》以肆其端:肆,放开,放纵,使动用法。
三、诵读体味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适当标注语调、停顿与重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诵,教师指导。
四、深入品读
1、思考:全文两个部分是怎样过渡的?
第6节说明自己虽不愿象韩愈那样“抗颜而为人师”,但愿意相互交往学习,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帮助韦中立。他希望韦中立不必讲求为师之虚名,而当重视实质,于是引出下文对自己的文学主张和写作经验的总结。这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开启下文。
2、思考:有人评价这篇文章说“文气波澜起伏,行文曲折多变”,你是否认同,请举例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在论述时人不重师道的弊端时辛辣幽默,在答复韦中立时则婉转平易,表现出长者之风,而阐述文学主张之处则洋洋洒洒,文气酣畅。
在具体段落中也表现出波澜起伏的特征,如“蜀犬吠日”一节,先认为言过其实,欲擒故纵;又以自己所见作类比,始信前所闻者。由过言”而“始信”,文气婉转而自然,而又波澜起伏。先扬后抑,为下文蓄足气势。
3、质疑讨论
学生就本文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研讨。
参考问题:
(1)如何评价柳宗元的文学主张?
(2)如何理解文以载道?
(3)写作与作者的品德修养究竟有何关系?
五、延伸阅读:
阅读韩愈的《答刘正夫书》中的段落,比较其中所体现的文学主张与柳宗元是否相同?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韩愈《答刘正夫书》)
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两篇文章都提出了借鉴古人的主张,但柳宗元以古人创作为“取道之原”、“旁推交通”两方面的借鉴,即思想和技巧两个方面,而在表达方面则注重“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内容要深奥含蓄,表达要明朗不晦涩;而韩愈则侧重于“师其意,不师其辞”,并且强调文章以内容为第一要义,“难易”即言辞的平易与深奥并不是重要标准。
(参考译文:只要有人来问及为文之道,我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提问:“做文章应该效法什么呢?”我必然要郑重地回答:“应该效法三代圣贤,以他们为师。”有人问:“三代圣贤写的书很多,流传下来有不少种类,各种文辞特点都不同,应该如何效法呢?”我同样要郑重地指出:“是效法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效法他们的辞章文采。”又有人问:“做文章应该写得浅显易懂,还是深奥隐晦?”我还是要郑重地说:“浅显易懂也好,深奥隐晦也罢,只要写得自然合理就行。”如此而已,并不一定要褒扬这个,贬抑那个。)
六、布置作业:
研读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提出的文学主张,试作分析探讨。
tag: 教学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