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乔治•桑》学案
淄博七中 王磊平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熟练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雨果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鉴赏语言,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领略作品所反映的乔治桑的精神。
情感目标: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开放性,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作品的崭新内涵。
二 乔治•桑简介:
乔治•桑本名奥萝尔•杜邦,1804年生于巴黎,由祖母养大,在修道院受教育,18岁嫁入爵府,成为杜德望男爵夫人。但她对婚姻渐生倦意,遂只身从外省返回巴黎,独立生活,并开始写作生涯。初以男性笔名为《费加罗报》和杂志撰稿,后出书。其文采很快引起巴黎文化界的注意。同时,她还是女权主义的先驱,热爱旅行,并在作品中关注当时法国社会女性的地位问题,表达出相当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
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 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
三 基础知识落实
悼念( ) 爱慕( ) 钦佩( ) 肃穆( )
禀性( ) 强韧( ) 苍穹( ) 屹立( )
凌辱( ) 凝视( ) 不可抹煞( )
四 整体感知 把握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 ( )节 主要是雨果对乔治•桑的评价以及表达对乔治•桑的钦佩与赞美。
第二部分: ( )节 从乔治•桑作为女性,作家,思想家三个角度介绍了她非凡的人生价值。
第三部分: ( )节 (结尾) 总结全文,重申对死者的崇高敬意。
五 深入理解 文本探究
1. 阅读第一大部分(1—7节),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文章第一句“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联系全文,乔治•桑的不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三个句子。
2. 阅读第二大部分(8—16节),思考以下问题。
(1)“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阅读第16节从“埃德加基内”至“不可抹杀的天才”请回答,这部分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具体说明其作用。
3. 读最后一段,思考并讨论:
(1)乔治•桑留给我们的遗赠是什么?
(2)请同学们讨论文章最后一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和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最后一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其中的“将”字去掉行不行?
六 课内拓展延伸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句式要大致相同,前后构成排比句,句与句间联系紧密,形成类比。
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
教师示例:鲁迅逝世了,但是他却在黑暗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展示了一位斗士不屈的精神。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老导演谢晋离我们而去,可在他指导的电影里,记载着的那些珍贵的镜头会永远记忆在我们的心中。
七 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请给天堂中的乔治•桑写封信,篇幅不限,内容自拟。
《悼念乔治•桑》学案答案
第三题答案略。
四 整体感知 把握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 1—7节 主要是雨果对乔治•桑的评价以及表达对乔治•桑的钦佩与赞美。
第二部分: 8—16节 从乔治•桑作为女性,作家,思想家三个角度介绍了她非凡的人生价值。
第三部分: 17节 (结尾) 总结全文,重申对死者的崇高敬意。
五 深入理解 文本探究
1. 阅读第一大部分(1—7节),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文章第一句“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联系全文,乔治•桑的不朽表现在哪里?请每位同学从文中找出三个句子。
(1)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2) 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3) 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
(4) 她像巴贝斯一样有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加里波第曾创造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5) 仇恨和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词。谁带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6) 乔治•桑这样的人可谓是公开的行善者,一个像火炬那样的女子,在这种形势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
类似的句子还有几句,找出三句即可,注意指导学生读时要有感情的朗诵,目的还是揣摩雨果的心情。
2. 阅读第二大部分(8—16节),思考以下问题。
(1)乔治•桑虽然去世了,却留下无数的财富,表现在三个方面:
作为女性:她有天使般的禀性,强韧的力量和男子的才华,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作家:她用“善良”点燃了文明的圣火,迎来真正的光明。
作为思想家:她创造了人类精神领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女权思想),她是真理正义的化身。
(2)阅读第16节从“埃德加基内”至“不可抹杀的天才”请同学们回答,这部分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具体说明其作用。
答案明确:① 用到排比修辞,作用是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抒发强烈的赞美之情。
② 用到类比,作用是颂扬乔治•桑的精神和心灵的伟大,同时通过类比我们可以看到和她作类比的都是男子,由此就更突出了乔治•桑的独一无二和完美无缺。
3. 请大家齐读一下最后一段,思考并讨论:
(1)乔治•桑留给我们的遗赠是什么?
答案明确:乔治•桑留给我们的是“善良”和思想。
(2)请同学们讨论把文章最后一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和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最后一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其中的“将”字去掉行不行?
答案明确:一个“将”字其实概括出了两位伟人恩格斯和乔治桑的伟大之处,他们思想上的成就不仅引导着当时的人们,也将引领后世的进步和发展,恰如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跨越时空的美丽。
第六,七题答案略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tag: 乔治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